数学

“没有任何问题是愚蠢的”

时间:2016-10-2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在一堂数学课上,教师讲完“工程问题”的例题后,有学生举手发言:“为什么要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能不能假设工作总量是别的什么数呢?”一石激起千重浪,学生们纷纷交头接耳,课堂气氛顿时变得活跃起来。 
    师:这个问题还是由你们自己去解决,大家不妨都来试一试! 
    学生有的两三人一组在讨论,也有独自一个劲儿在那里尝试。 
    生1:我假设工作总量是“2”,计算结果是12天。 
    生2:我假设工作总量是“10”,计算结果也是12天。 
    生3:我们假设工作总量是600,计算结果同样是12天。 
    师:这样看来,我们就能假设工作总量是任何一个数都可以! 
    (部分学生齐答:都可以!) 
    生4:可不可以假设工作总量是“0”呢? 
    师:问得好!大家再试试看! 
    学生很快发现“0”不行,同学们你一言我一句地叫喊:“O不行!”“O不行!” 
    师:其实,我们早就知道,“0”作被除数是可以的,“0”作除数就不行了!把工作总量看作“0”也不符合实际情况啊。现在我们可以明确知道:解答工程问题,可以假设工作总量是任何一个非0的数。为了证实这一点,下面还要请同学们试一试,看一看假设工作总量是x结果又会怎样。 
    同学们又兴趣盎然地各自演算。很快,一个个先后举手回答:结果同样还是12!此时,幻灯屏幕上显示出一组同样的算式: 
     
    师微笑着说:现在同学们也许可以看出我们为什么要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了吧?(有学生应声而答:“1”最简捷!) 
    师接着指出: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是“工程问题”的三要素,已知其中两项,就可以求出另一项。因为“工程问题”没有给出工作总量,少一项已知条件,所以才在解答时用上“假设”,这个“假设”实际上是一种“设数法”,而且事实证明设的数是可以不一样的。 
    同学们个个喜形于色,接着大家各自完成课堂书面作业。但是,数学课代表××同学却在埋头干他自己的“事”。不一会儿,他举起了手。 
    生5:“工程问题”中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都是未知,我们能不能假设工作时间是一个具体的数呢? 
    师:想得好!支持你试一试! 
    一会儿,一个看似并不新奇的解法算式在屏幕上出现了(教师提请全班同学注意): 
    120÷(120÷20+120÷30) 
    =120÷10 
    =12(天) 
    师:类似这样的算式前面已经见过了,你是怎样想的呢? 
    生5:假设两队合做120天,那么甲队就可以完成这项工程的6倍,乙队就可以完成这项工程的4倍,两队一共完成了这项工程的6+4=10(倍)。因为两队完成10倍这样的工程需要120天,所以,实际上两队合做只要120÷10=12(天)就可以完成了。 
    师:你想得太棒了!(师带头鼓掌,全班学生鼓掌,课堂气氛达成高潮。) 
    生6:我有不同意见!我认为两队合做60天更加合理、简便,因为20和30的最小公倍数是60。 
    部分学生轻声齐喊:对!对! 
    师:他的补充妙极了!这堂课同学们问得好、想得好、讲得好,我向大家学习!(全班鼓掌!) 
    [反思] 
    这堂课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对所学内容理解掌握得全面、深刻,教学效果良好。学生敢于思考,敢于想象,敢于发问,敢于探究,是这堂课的一大特点。几乎所有的精彩亮点都是由学生的提问引起的。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是这堂课成功的关键!一切思维都从问题开始。美国有句名言:“没有任何问题是愚蠢的。”对于学生的任何一个问题,教师都应该以满腔的热情给予欢迎、支持、鼓励和引导!我们应该深信,一批批创造性人才必定会从敢于、善于提出问题的这些学生中间涌现出来! 
    教了几十年小学数学,上了几十堂教学“工程问题”的课,更换了几十个大同小异的“工程问题”教案,唯有这堂课才使我悄悄产生了一丝丝满意感和成功感。“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引下,我们已经初步看到了小学教学改革的灿烂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