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孕情 感悟 发展――平均分

时间:2016-10-2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1/3 生4:你好,三分之一。 
  1/4 生5:你好,四分之一。 
  1/5 生6:你好,五分之一。 
  三、动手操作,自主体验分数的意义 
  1.自学课本,初步了解分数。 
  师: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怎样用分数来表示其中的一份呢? 
  生1:刚才我们很强调平均分,我想,用分数表示时应体现出平均分。 
  师:平均分用“—”来表示。 
  生2:我想也应该体现出平均分成几份,取几份这一层意思。 
  师:将大家所说的综合起来,我们可以用1/2来表示这半个苹果。 
  2.在动手折一折的过程中,体验分数的意义。 
  让学生用各种图形的纸片动手折出1/2。 
  (1)媒体出示:把 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个三角形的1/2。 
  (2)投影展示学生的几种典型折法。 
  (3)从操作过程中凸现思考过程。 
  师:这些形状不同的纸都可以折出它的1/2。想一想,同一张纸折出的形状不一样,为什么都可以1/2用去来表 
  (学生同桌讨论,在动手操作中理解平均分这个概念的含义。 
   
  生1:在折的过程中,我们把它们平均分成了两份,所以每一份都是它们的1/2。 
  3.在直观演示中辨析正误。 
  教师拿出一张圆形的纸,任意撕成两份。 
  师:撕成的一份是不是这个圆的1/2? 
  生1:不是这个圆的1/2。 
  师:我也把圆分成两份,为什么其中的一份不是这个圆的1/2呢? 
  (学生小组讨论,在分析、比较、类比、归纳、体验的过程中理解分数的意义) 
  生2:因为没有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两份,所以撕成的一部分不是这个圆的1/2。 
  师:说得很好。“平均分”与“分数”是孪生兄弟,它们之间的关系很紧密。 
  4.在分析观察中,演绎思维发展的过程。 
  (1)看图回答。 
  生1:阴影部分是这个圆的1/2。 
  生2:阴影部分是这个长方形的1/2。 
  (2)注意观察,体验思维发展的过程。 
  师:同样是1/2,它所表示阴影部分的大小一样吗? 
  生3:不一样。 
  师:如果我只说1/2,你能确定我说的是哪一块阴影部分的面积吗? 
  生4:不能确定,两个都有可能。 
  师:生活中也有这方面的例子:我的衣服和王××同学的衣服放在一起,老师随手拿来穿,你想会出现什么情况? 
  生5:可能拿到王××同学的衣服,结果老师穿不下。 
  师:对,为了避免这一现象,我们该怎么办? 
  (学生各抒己见,允许学生的思维“出格”) 
  生6:像药瓶那样贴上标签,就不会搞错了。 
  生7:我妈妈在我的校服里写上我的名字,这样人家就不会拿错了。 
  师:大家说了很多种方法,我比较欣赏贴标签的方法。那怎样给1/2也贴上标签呢? 
  生8:像刚才说的那样,我们就说阴影部分是谁的1/2,就不会搞错了。 
  生9:只要指明是谁的几分之几,就行了。 
  师:说得很好。指明了是谁的几分之几,我们就不会搞错了,因此,是谁的几分之几很重要。 
  四、在自我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自我体验、自我学习的习惯 
  让学生在小组里用一张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4份,再把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涂上颜色,并进行交流。 
  (媒体点击出示) 
  通过学生在合作基础上的交流,认识了2/4、3/4。 
  [教学分析]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这个再创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知识的生成体验过程中实现知识、情感、能力的同步发展。 
  一、在生活情境中,自觉体悟情感的形成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上述案例从幼儿园阿姨平均分苹果这个生活实例出发,一是挖掘数学知识中的趣味因素,编制成一则“我说你拍”的游戏,寓知于乐,在愉悦的氛围中唤醒学生对“平均分”含义的感悟,极大地诱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获得强烈的情感体验;二是通过用掌声来表示半个苹果,为学生设置好学习的“挫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