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处理好四种关系 构筑有效概念教学

时间:2016-10-2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概念是小学数学的组成部分。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学概念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决定了概念教学的复杂性、多样性。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概念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结合近期对“对称”一课开展“一课多上”的教学研究,谈四点体会。 
   
  一、处理好典型与一般的关系,让学生学习准确的数学 
   
  案例描述:课始,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了一个秋天的风景画面,引出枫叶、蝴蝶、蜻蜓等感知素材,再让学生观察思考:“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学生指出:“物体的左右两边相同。”教师再让学生取出枫叶、蝴蝶、蜻蜓等学具,通过动手操作,强化“按物体的一条线折一折,左右两部分完全重合”的表象,形成“对称”的数学概念。 
  分析思考:学生的数学学习往往是从感知开始的,而感知材料是否具有典型性、普遍性,直接制约着学生对数学概念内涵的准确把握。我们知道,本课的轴对称,是指沿着实物或图形的一条直线对折,两部分能完全重合,包括左右对称和上下对称等。而上述案例中,撷取的仅是教材中反映“左右对称”的素材,只有特殊性、典型性,没有一般性、代表性。学生容易将对称狭隘地理解为“左右对称”,把“左右两部分重合”当成了对称的本质属性。因此,教师在提供感知素材时,要跳出教材的束缚,用全面、普遍的眼光审视与选择概念的外延,力求准确地反映数学概念的内涵。就上例而言,除了反映左右对称的实物外,还可补充鱼(上下对称)、月饼(多角度对称)等多样化素材,帮助学生辨清非本质因素与本质因素,促进数学概念的建立。 
   
  二、处理好结果与过程的关系,让学生学习探索的数学 
   
  案例描述:一位教师借助多媒体呈现国庆节时北京天安门前的情形,引出天安门、汽车、飞机、蝴蝶、蜻蜓等大量对称实物,让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实践,进而揭示对称的数学概念。 
  分析思考:学生对事物的感知是否充分、深刻、精细,直接影响着数学概念的形成与运用。而学生的感知不是简单化的过程,而是多层次的反复体验过程。上述案例呈现的感知素材尽管有代表性、普遍性,但在素材的来源上,只是呈现静态的结果,缺乏动态的过程。也就是说,对称实物的发现与提取过程,被教师以成人化的眼光代替、“省略”了,直接呈现在学生眼前的是经过人为处理后的标准化对称实物。正是教师对对称实物发现过程的代替与“省略”,弱化了学生对对称特征的探索和感知。因为学生参与这些标准化感知素材的发现过程,本身就是从丰富多样的事物中寻求对称模型的过程,是一种主动探索的感知过程。因此,教师要跳出自己的思维定势教数学,把成人眼中“已完成”的知识当作学生眼中“未完成”的知识来教,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形成的全过程。就上例而言,教师呈现的不仅要有对称实物,而且还应有非对称实物,让学生在对多样化实物的观察、对比、分类中,参与对称素材的选择和提取过程,从而在标准化素材的探索中,丰富学生对对称的感性认识,提升感知的过程性、丰富性。 
   
  三、处理好“演”与“做”的关系,让学生学习自己的数学 
   
  案例描述:在判断练习中,许多学生都出现了教师早已预料的错误:把平行四边形判断成对称图形。教师见状,连忙说:“我们请电脑小博士来帮忙!”让学生认真观察电脑演示:平行四边形上下、左右、对角的对折,发现不能重合,进而要求学生记住平行四边形不是对称图形。 
  分析思考:荷兰学者弗赖兰登塔尔指出:“学习数学最好的方式是‘做’中学。”对于小学生来说,动手“做”数学远比看数学、听数学有效得多,因为“做”中学能让学生经历自身的探索过程,获取更为丰富的直接经验。而上例中,当普遍出现错误的生成性资源时,教师立即以多媒体演示来代替学生的思考探索。尽管学生在形象动态的演示中,明白了为什么平行四边形不是对称图形,但这是外在的媒体“喂”给的,不是通过自己探索发现、体验的。这样不仅很难为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更难以让学生获取自身探索后愉悦、高兴、满足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数学学习特点出发,处理好“演”与“做”的关系,把学生“做”置于数学学习首位,先“做”后“演”,以“演”辅“做”,使学生学习自己的数学。就上例而言,当学生出现错误后,教师应放慢教学节奏,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动手折一折平行四边形纸片,然后交流讨论,最后再通过多媒体形象演示印证。这样就能让学生在实践中主动辨析,自主建构数学概念。 
  四、处理好“虚”与“实”的关系,让学生学习触摸的数学 
  案例描述:在练习中,教师让学生寻找现实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对称的。一学生说:“公路旁的花圃是对称的。”教师加以表扬肯定,其他学生受此启发,纷纷畅所欲言:“桃子是对称的。”“我家小花猫的脸是对称的。”“我家门前的小树是对称的。”……教师只是不断地给予肯定,而学生只争着发表自己的想法,根本无意倾听他人的意见,更没有交流与思维的碰撞。 
  分析思考:新课程要求让数学回归生活,联系实际学数学,但并非意味着生活数学教学可以随意化。只有找准生活经验和数学思考的连接点,才能有效地沟通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深入地理解和运用数学概念。上述案例中,教师让学生随意列举生活中对称的实物,学生在教师的“表扬肯定”下,说的都是远离课堂且难以直接触摸的“虚化”生活数学。教师难以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也没有真正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发学生的交流与共鸣,以至学生“只争着发表自己的想法,根本无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导致课堂虽热闹,但却没有有效地巩固数学概念。因此,生活化数学概念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入手,让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情境中思考数学,这样才能真正引发情感的共鸣与思维的碰撞。就上例而言,可以变虚为实,化远为近,让学生说说自己周围哪些东西是对称的,使学生能联系教室里的黑板、门窗、桌子甚至学生穿的衣服等生活化素材进行举例。这样,教师不仅可以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它的哪两部分会重合”,而且能引发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就能主动地议数学、思数学,进而提升数学概念教学的实效。 
  总之,教师要以务实的眼光审视新课程背景下的概念教学,正视并处理好以上四种关系,使数学概念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提升概念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