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谨防“雾里探花”

时间:2016-10-2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引子: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
    课题:“十几减九”。出示问题:“小兔过生日,一共邀请了15位客人,现在已经来了9位,还有多少位客人没来?”教师引导学生列式后,让学生探究计算方法,再组织交流讨论,接着是反馈练习,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计算方法。其中一位学生默不作声,教师便指着黑板问:“刚才,我们学习了5种方法,你是用哪一种方法算的?”
    学生:“老……老师,我一种方法都……都没学会。”
    如果是身在一线的教师,恐怕你也亲身经历过这样的尴尬局面,而这个尴尬,不独属于某个教师个人,恰恰属于当前的新课改整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新课程实施了,一切都变样了,如今你还不是“探究式”“合作式”的教学,那请你下岗吧!你已是朽木不可雕矣!然而,如上所述,冷静地思索已走过的探究之路,冷静地关注“探究式”课堂教学,你会发现有诸多问题令人困惑,值得探究。
    问题一:这样的探究有必要吗?
    案例  巢湖市某校面向全市的开放日活动中,一位教师教学《名数的改写》一课,情境导入后,教师出示例题I,让同桌学生合作探究,再交流讨论,教师小结,接着是例2,学生探究讨论,教师小结,接着……全课如行云流水,顺利流畅,学生回答和练习的正确率极高,几近100%。
    反思:我不禁想,这样的探究有必要吗?学生都会了,改为自学就是了,要教师干吗?应当承认,教师有较新的教学思想,他要努力引导学生去探究。但他对学生情况的分析不足,对教学内容的挖掘不到位,使课堂没有了挑战性。没有未知的内容,知识就不可能有吸引力,宇宙黑洞的魅力就在于无人知晓其中的内容!从另一侧面来说,这么顺利的课,教师的位置在哪里呢?
    建议:设计时,先要准确地为教材把脉,为学生把脉,充分挖掘,把教学内容定位在学生“跃跃欲试”的层次,使探究活动有充分的必要性。
    问题二:这样的探究有目的吗?
    案例:一位特级教师在蚌埠市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一课,出示例题24×16后,让学生自主探究算法,学生探究出七八种算法,有24×10+24×6,有24×8×2……但仅在第42分钟时,才有一位学生说自己是列竖式计算的,教师问他是怎么会的,生答:“爸爸教的”。老师接着用多媒体展示了竖式过程,便结束了课程。
    反思:对这位专家的理论水平,我非常钦佩,但对本课,时至今日我仍心有困惑。我认为,提倡算法多样化并不排斥对基本方法的掌握,不排斥对优秀方法的首选掌握。传统教学中,教师有时只抓住一种方法,让学生机械地复述与记忆算法,抹杀了学生个性化的思维,这显然是要摒弃的,但只强调多样化,不顾算法优化,也势必让学生不能学会最好的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埋下隐患。那节课后,蚌埠市的一位听课教师发问:“我觉得这节课学生好像什么也没学到。”引起一阵掌声。我想,教师们不仅因为他敢说,更因为他说出了许多教师的困惑。实际上,在现在的一、二年级教学实践中,算法多样化与优化的矛盾更普遍、更明显。靠手指头计算的学生比过去更多了,只怕是要数着指头进中学了,他们未来的计算能力真让人担忧。课堂教学是一种集体学习行为,集体学习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取长补短,如果对别人的优秀见解仅仅是以旁观者的角度去欣赏,而不是从实践者的角度去借鉴吸取,那么集体学习的优势就荡然无存了。我就不懂,探究就不能借鉴前人的已有成果吗?如果人类的每一个知识点都要由自己从实践中去获得,那么我们只能回到结绳记事的时代。
    建议:在开放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时,要更加关注学习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更加关注本课的学习目标,要握紧手中的指南针,形散而神不散,要有明确的指向性。
    问题三:这样的探究有效率吗?
    案例:另一位特级教师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对体积公式中的1/3,教师卖下关子不直接告诉学生,让学生来猜测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并说出自己的理由,围绕这一中心的讨论耗时近40分钟,最后终于有学生提议用实验方法来验证,实验结束,出示公式时已用了50分钟。
    反思:我在想,在平时的教学中,这样的“超时课”能上吗?用所有的时间去探究这一个难点,效益和时间的比值是不是太低了,无独有偶,有杂志上说一位教师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让学生去超市实际体验“元、角、分”在生活中的应用,结果大部分时间花在路上,参观只有十分钟,只记录了一些商品的价格就匆忙返回了。如此兴师动众,只认识几种商品的价格,值吗?学习要注重有效性,要追求学习的最大效益,不妨算一算教学的时间成本。
    建议:其实出示内容可以有多种不同方法,并不一定都要身临其境。许多人爱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我倒认为,适度应用是最佳的,学生的新鲜感最强,兴趣最高,课课都是多媒体就等于课课都没有多媒体。对《圆锥》那一课,我认为改为让每个小组都有实验器材,直接分组用实验探究找出1/3,使课堂由全开放变成半开放,是不是更好?
    问题四:这样的探究能面向全体吗?
    案例:如文首案例所述,教师一共弓1导学生探究了五种算法,但课堂上却出现了真空,这个小女孩竟一种方法都不会。
    反思:可能因为活动未能面向全体,这也是探究活动很棘手的难题。人各有异,不同的学生在探究中所得大相径庭,交流汇报时,便总是优等生滔滔不绝地展示,而学困生默默无语,课堂成了教师和优等生的说话课、“高端访谈”课,导致一部分“歌星”在尽情表演,另一部分观众则在打瞌睡,因为他们对那些高水平的解法,不但探究不出来,而且往往听都昕不懂,怎能不困?探究式活动如不解决面向全体的问题,则往往是优生更优,学困生更困,最终睡意浓浓。
    建议:不要过于追求解法的新、奇、高、精、尖,那有可能是为公开教学作的“秀”。所谓鹤高声寡,高处不胜寒,适当降低难度才能兼顾整体。同时,也可采用“分层教学”“小组互助”等形式使不同学生都有所进步。
    问题五:这样的探究可行吗?
    在一次语文职评工作中,一位被评教师在自己的经验总结中谈创设情境,说授《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把班级黑板两旁挂着白花,披着黑幔,哀乐响起时教师走上讲台,这段内容引起评委们的争议和质疑。
说实话,我觉得很不可信,不说绝对不允许,起码在实践中可行性太低了,况且他所在的学校还是在农村,家长有可能排斥这种方法。与此类似,另一位教师在论文中写自己在教《圆的认识》一课时,说他是把学生带到操场,在游戏中认识定点、定长的意义,认识圆的意义。我认为,这虽可信但不可行。没有板书和其他图片等辅助材料行吗?课堂时间允许吗?如果40分钟内一课的内容学不完,难道准备在放学后加班加点?或是将艺体课综合课挪用为数学课?
    反思:教学是有实实在在的过程的,我们不应过多关注形式,而应关注实质,更应关注实效,华丽的外表比不上实在的内容,纸上谈兵的空虚理论更是要不得。
    建议:学习含山县环峰小学谢翠刚老师的做法。
他在面向全县的教学开放日中教学《分数的性质》一课,新课开始便设置问题“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怎样变化,分数的大小还能不变呢?”围绕这一中心,他引导学生猜想、探究、论证、总结、应用。设计程序如下:
    (一)课前谈话:运用商不变性质,口答填空1÷2=(  )÷(  )。师报出被除数或除数,学生对答。
    (二)出示问题: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怎样变化,分数的大小才能不变呢?(三)解决问题。
1.学生探究,分组合作,教师巡视.。
2.展示探究结果,评价讨论。
 
    继续验证:小组再举别的例子验证结论是否都正确。
    3.完善结论。深刻理解。
    (1)讨论:为什么同时扩大、缩小,分数的大小还会不变呢?(从以前学过的商不变性质可以看出)
    (2)阅读课本:讨论“O除外”的必要性。
    (四)应用拓展练习。
    纵观全课,没有动人的情境,没有特别的设备和教具,但学生思如泉涌,灵光闪耀,赢得一片喝彩。玉有质地方为美啊!
    汉语古著《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解述“探”字的:“探者,从手、从穴、从木,妞穴中有木,试以手取之”。
《辞海》中解“探”字为:“试图发现某种不明的情况或事物”。二者相结合,恰好可解释探究的意义。首先,必须是木藏“穴”中,即有一定的未知性和挑战性,必须经过探才能求得,不是轻而易举,也就是说探究必须有必要性。其次,是为了探穴中之“木”,即探究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不能方向不明,做无头的苍蝇。再次,要用“手”去探,要有探究活动的过程,要实实在在,不搞花架子。像文章开始的那个女生,便是探究活动的局外人,她的情况也证明那一课的探究活动不是很成功的,因为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生活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这就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注重“生活化、情境化,加强探究和体验。”但教师如不能从本质上理解这一标准的精神内涵,只是从外形上去靠近标准,就会矫枉过正,适得其反,看似什么都会了,其实什么都不会,使探究活动成为“雾里看花、来来去去一场空。”请记住,探究因实效而精彩,谨防“雾里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