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让“预设”与“生成”共精彩

时间:2016-10-2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不去认真预设,那是不负责任;不能善时生成,那是不够优秀。——题记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与深入,教师的教学行为要从教师灌输、学生接受到教师预设、师生生成的方式转变。作为我们教师应思考如何把握预设与生成的艺术,通过“预设”去促进“生成”,通过“生成”去达到“预设”的目标。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
  一、预设,生成的起点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有预设的一面,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这样才能很好驾驭符合新课程要求的课堂教学。笔者觉得以下几个方面应该做出重点预设:
  1、预设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即教学应达到的程度。可以从“认知”、“能力”、“情感”三个维度进行预设。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不可能成为“没有方向的船”。
  [案例]
  在教小学数学第三册“可能性”一课时,教学目标制定如下:①认知目标:通过“投硬币”、“摸球游戏”和“转盘游戏”,使学生初步了解有些事的发生是不确定的,有些又是必然的。初步感觉到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能够区分一些词的差异。一定、很可能、可能、不太可能、不可能。②能力目标:通过学生参与对摸球和转盘游戏的操作,使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实践操作、验证、推理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分析归纳能力。③情感目标:通过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观察发展、大胆猜想、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生活中充满着数学知识;数学活动中充满着探索和创造。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2、预设恰当的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顾名思义:指周围教学环境资源。教师在预设时,应主动寻找教材中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有机联系的切入点,从学生熟悉的现实出发,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对数学内容的亲切感,引发数学学习的内驱力,使枯燥的数学问题变为活生生的数学现实。
  [案例]
  在教学“按比例分配”时,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分过东西吗?
  生:分过。
  师:二(1)班体育黄老师要把24个实心球分给男、女两组同学进行练习(教师板书)你们能帮黄老师分一分吗?(同桌互相交流后反馈。)
  生1:男同学12个,女同学12个。
  生2:我也是男同学12个,女同学12个。
  师:大家一样多,这样的分法我们称之为“平均分”,可以吗?有没有不同意见?(没有学生表示有不同意见)
  师:二(1)班男同学有意见,因为二(1)班男同学有30人,女同学有18人。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生1:这样不太合理,因为男同学人数多,但他们也只分到12个,所以他们有意见。
  生2:我也认为这样不合理,应该按男女生人数的多少来分,人数多的多分一点,人数少的少分一点。
  ……
  师:我也赞成大家的意见,这里按人数的多少,也就是按人数的比例分配比较合理。
  3、预设弹性的教学板块
  既然称为“板块”,其意味着可移动,可增删,非线性,有弹性。板块式的教案在实际的教学进程中是可以调整的,而单一化的教案流程是固定不变的:复习铺垫——新课导入——新课展开——巩固深化——课堂小结。这样的流程未免呆板、僵硬,不能适应活跃的学生、开放的课堂。因此,根据学生的旧知掌握程度,“复习铺垫”这个环节就没有必要了;如果新课展开后,学生对需要掌握的知识不甚掌握,也可再次铺垫;也可复习旧知蕴含在一个情境中。再如,“课堂小结”环节可放在巩固练习之后也可之前,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另外每个板块下面又可细分为“小板块”,教学中究竟使用哪种,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而定。
  二、生成,预设的升华
  成功的课堂是预设与生成的结合体。如果说高质量的预设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前提,那么动态生成则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策略1:激活“亮点”资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案例]
  笔者在给学生讲思考题“鸡兔同笼”问题时,当讲到“鸡兔共有16个头,44只脚,问鸡兔各有多少只?”时,我就按照教材上的方法进行讲解,正当学生听的认真时,忽然听到最后一排一个“调皮鬼”在小声嘀咕着:“这样想太繁了,把每只兔子都砍掉两只脚,每只鸡都斩掉一只脚不就得了。”我听了开始一楞,马上心一动,立即让他走上讲台进行讲解:“鸡和兔共有44只脚,每只兔子砍去两只脚,每只鸡砍去一只脚,44只脚就少了一半即22只脚。这22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16,另一部分是兔子的只数:22-16=6(只)。”“多么有创意的见解呀!”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