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让“旧教材”也亮起新风采

时间:2016-10-2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笔者听了几节使用旧教材的研讨课,觉得新理念并不凸显,不禁深思:面对新理念,手执旧教材,如何让旧教材也亮起新风采呢?下面,以几个教学片断谈谈自己的见解。
  案例一:“角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断
  课始,教师用课件出示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半圆、圆等图形。
  师:哪些图形有尖尖的角?
  生: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都有尖尖的角。
  (教师拿起三角板,用手比划一下,说这就是“角”)
  师:请你拿出三角板,指一指角在哪里?(学生各自拿起三角板,有的手指向顶点,有的手指向边)
  教师把三角板按在黑板上,沿着三角板的边画出一个角。
  师:像这样的图形就是角。
  思考:学生对教师创设的情境感兴趣吗?
  教师教学时,先让学生通过看图形引出“角”,然后用三角板直接地告诉他们这就是角。教师未能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提供观察与实践的机会,让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角”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课后,我问该教师:“你觉得学生对你创设的情境感兴趣吗?”教师说是按照书本的编排来设计教学的。
  感悟:我们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教材出示一些图形让学生观察角,忽视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对这样的情境不感兴趣,造成对角的指认方法含糊不清。试想,如果教师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小组合作从图中找“角”,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角”的过程,使数学教学更贴近于生活与学生,以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学生能不兴奋、不感兴趣吗?虽然我们使用的是旧教材,但教学也不应是不折不扣地执行,教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用教材不是死啃教材,不是唯教材至上,而应把教材看作一个可参照的蓝本,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开发与创新,而不是简单地执行和传递。
  案例二:“认识圆的半径和直径”教学片断
  课件出示圆和圆上的5个点。
  师:在圆上还可以画点吗?
  生:可以。
  师:连接圆心和圆上的点,量一量,有什么发现?
  生1:圆心到圆上每一个点的距离都相等。
  师:我们把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叫半径,用r表示,半径有无数条。(课件显示圆的半径)
  课件出示3条直径。
  师:这些线段有什么特点?
  生2:都穿过了圆心,两端点在圆上。
  师:像这样通过圆心两端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用R表示,直径也有无数条。(课件显示圆的直径)
  师:这3条直径有什么关系?
  生:都相等。
  师:请你们在纸上画一画、量一量,验证一下。
  (有部分学生很不乐意地画和量,其中听到一学生低声说:“肯定相等,哪里还用量?”)
  师:请你画出圆的半径、直径,并观察半径和直径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3:直径是半径的两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师:两个不同的圆的直径相等吗?半径相等吗?
  生:不相等。
  师:说明半径和直径之间的关系是在什么前提条件下成立?
  生:在同圆或等圆里。
  思考:教师给了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的机会吗?
  本节课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下,学生动手操作,从认识半径、直径到发现直径和半径的特点与关系。虽然学生也有发现和思考的成分,但课堂教学存在着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参与的过程。教师总是不停地提问,把教学内容分得过细,主导的痕迹十分明显。在这样的设计中,学生的回答基本在教师的意料之中,学生不敢越雷池半步。
  感悟: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我听了,但我忘了;我看了,我记住了;我做了,我理解了。”《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为六年级的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自己或小组合作实践去体验与感悟数学知识,教师可以采用“大步骤”的提问方法,多留点空间和时间给学生思考,让学生探索其中的奥秘,体验探索的乐趣。正如案例中的教学,教师可以先演示,用细绳系着一小球,并甩动小球形成大小不同的圆,引发学生观察思考:小球为什么不跑到别的地方,却形成了一个圆?圆的大小跟什么有关系?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从而认识圆心和半径。然后让学生画出圆的半径,学生就要考虑没有圆心怎么画半径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得出找圆心的方法(把纸对折再对折,或对折后量折痕的一半,或用圆规试画等)。再让学生在圆上能画几条半径就画几条,从中发现半径有无数条,并且相等。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案例三:“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教学片断
  师:以前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