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例谈数学概念的精彩引入

时间:2016-10-2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数学概念是数学思维的细胞,是形成数学知识体系的基本要素,是数学基础知识的核心。学生学习概念有一个准备的过程,这个过程就称为“概念的引入”。概念引入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深入浅出,切忌单刀直入、和盘托出,应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去体验、去思考、去建构。有效的概念引入,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去理解和掌握概念。现剪辑几个精彩的镜头与同行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镜头一:直观引入。如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时,教师与学生谈话:“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又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个新的内容。你们先仔细观察老师的两个动作(教师用手摸课桌面和课桌面的角),你们猜猜:刚才哪个动作,老师的手摸到了角?大家像老师刚才那样再试一试。这节课,我们来认识角。”[教师以课桌面上的角为载体,以直观的动作为依托,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测、体验等过程,发现并认识“角”。这样的情境设计抛开了形式包装,突出了“角”在生活中存在的普遍性,既节约了教学时间,又便于学生初步体会角的形状。] 
  镜头二:操作引入。如学习“比例尺”时,教师提出要求:“请大家用直尺在自己的草稿纸上画一条10厘米长的线段,再画一条1米长的线段。”当学生说“草稿纸画不下”时,教师提问:“怎样把1米长的线段画在自己的草稿纸上?用自己想出的办法试试看。用这样的办法能画出1000米长的线段吗?”学生自主探究,然后交流。[教师为学生创设了尝试解决问题的情境,学生在画线段的过程中,由于操作本身由易到难,自然引发了解决问题的内在需要。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体会到比例尺是由于实际需要而产生的,又能形成比例尺的体验与感悟。“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关注了数学概念的形成背景,又重视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建立数学模型,突出了数学思考与逻辑表达的潜在意义,教学层次较高。] 
  镜头三:游戏引入。如学习“最小公倍数”时,教师说:“请大家报数,并记住自己所报的数是多少。”学生报数1、2、3……“请报数是2的倍数的同学站起来,再请报数是3的倍数的同学站起来。”学生按要求起立后坐下。“你们发现了什么?”生1:“我发现有的同学两次都站起来了。”“报哪些数的同学两次都站起来了?”生1:“报6、12、18……的同学。”“报6的同学能说说为什么两次都站起来吗?”生2:“因为6既是2的倍数,也是3的倍数,所以两次都要站起来。”教师小结:“6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可以说6是2和3的公倍数。(板书:公倍数)这样的数还有吗?”生:“6、18、24、30……”“最大的是几?最小的是几?”生3:“找不出最大的,最小的是6。”教师再次小结:“2和3的公倍数中6最小,我们称它是2和3的最小公倍数。(板书:最小)2和3的公倍数有很多,而且不可能有一个最大的公倍数,所以研究两个数的公倍数一般只研究最小公倍数。今天,我们就学习有关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知识。”[这样从最熟悉的报数游戏展开教学,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在宽松自由的气氛中学习概念、理解概念,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镜头四:问题引入。学习“按比例分配”时,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12个乒乓球,如果把这12个乒乓球作为礼物送给3个同学,应该怎样分最好?”“平均分。”“平均分该怎样分?”“等量分。”“假如老师把这12个乒乓球作为奖品,奖给在立定跳远比赛中获得前三名的3个同学,又该怎样分才合理?”学生反馈后,教师谈话引申:“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经济建设等各项工作中,都会遇到很多不能平均分的问题。例如,我们通常所喝的酸牛奶中的水、牛奶、糖等成分会一样多吗?建筑工人用水泥、石子、沙子搅拌的混凝土浇筑路面,其中的份数会同样多吗?空气中的氧气、氢气等气体会等量吗?一个公司的年终奖分配会相同吗?不同的分配方法和不同的分法所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不是平均分而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师板书课题:按比例分配)[教师充分考虑了知识的前后联系,以12个乒乓球为信息载体,设计了两道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应平均分和不宜平均分),以引起学生对不能按等量分的实际问题的探究欲望,激发了学生的内在需求。教师的谈话引申,是对按比例分配问题的有意义拓展,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按比例分配的问题广泛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