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创造性地使用小学数学教材

时间:2016-10-2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在从事基层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工作中,我深刻地体会到,教学应根据学生和现有教学条件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一、创造性地使用主题图
  如教学“认识线段”一课时,为了引导学生理解线段的知识,教科书用了两幅插图:第一幅是一个小孩子坐在桌子旁看桌面上一段弯曲的绳子;第二幅是一个小男孩用两手捏住绳子的两头,并用力拉直。这两幅图蕴含了“线段”这一教学内容,绳子的形状是学生关注的对象。如果静态地呈现这一教学情境,学生只能从观察的角度去感受绳子的“弯”和“直”。如何更深层次地让学生体验线段的特征呢?有一位教师创造性地对这一教学情境进行加工处理,把单纯的观察变为操作,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参与欲望。教学片断如下:
  师:在体育活动中,我们什么时候用到绳子?(引导学生说出:跳绳和拔河时用到绳子)
  师(出示绳子):同学们有办法把弯的一根绳子变直吗?
  学生活动:把桌面上一根弯的绳子用力捏住两头,并拉直。
  这样教学有两点好处:一是加强了弯和直的对比,使线段的特征更突出;二是让学生通过操作亲历“拉”线段的过程,使学生对线段的特征感悟更深。
  二、创造性地展示教学内容
  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教材编排的顺序是:长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不规则图形的周长。但我认为,正方形是长方形的特例,其周长的计算方法比较简单和明显。另外,学生在学习长方形的周长计算之前没有学过四则混合运算,因此在探索算法的时候可能出现一定的困难。于是,我对教学内容的安排顺序作了如下调整:正方形的周长→长方形的周长→不规则图形的周长。
  师:刚才我们通过举例、指一指、描一描等方法,知道了周长的含义。你能判断下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哪一个长一些吗?(以此引导学生猜想,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学生回答略)
  师:现在有好几种不同的意见,谁能想出一个比较好的办法,证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合理的?同学们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讨论解决。
  师:同学们都想到了先量后算的方法,下面我们就来量一量、算一算正方形的周长。
  学生动手测量,并列式计算。
  生1:8+8+8+8=32(厘米)。
  生2:8×4=32(厘米)。
  生3:8×2×2=32(厘米)。
  生4:8×2+8×2=32(厘米)。
  师:谁来说说各自算法的理由?
  (学生汇报)
  师:比较这几种方法,哪种方法更简便?(因为求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可以使计算简便,所以求正方形的周长可以用边长×4来计算)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己测量和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学生测量和计算长方形的周长。(长方形长7厘米,宽5厘米)
  展示学生三种不同的算法:(1)7+5+7+5=24(厘米);(2)7×2=14(厘米),5×2=10(厘米),14+10=24(厘米);(3)7+5=12(厘米),12×2=24(厘米)。
  师(小结):你喜欢用哪一种方法?为什么?
  生5:第一种。把四条边都加起来就是长方形的周长。
  生6:第二种。把两条长和两条宽分别算出来,它们的和就是长方形的周长。
  生7:第三种。先算出一条长和一条宽的和,再乘以2就是长方形的周长。
  这里对教学内容的呈现,由特殊到一般,认知活动由简单到复杂,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创造性地挖掘教学资源
  如学习“三位数的加法”之后,教材安排了估算内容。下面是第一位教师的教学过程:
  师:估计一下,买一台电话机和一台取暖器大约需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