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浅谈课堂学习活动设计的有效性

时间:2016-10-2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问题来源:我听了一节市级比赛课“小数乘整数”,到课结束时,学生始终抱着“拆开算”的方法不放。如1.8×4,想:4×0.8=3.2,4×1=4,3.2+4=7.2。教师设法往竖式上引导,可学生就是不领情,没有这种心理需求,没有真正构建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的内在联系。为此,我非常好奇,马上回到学校,按照这位教师的设计也上了这一课。奇怪的是,不同学校的学生却出现了同样的情况。难道这真是同一设计上的必然产物?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小数乘整数”。
  教学过程:
  教师提供生活中的购物单(如下)让学生完成。
  学生在交流香蕉的总价时,可谓各显神通。1.生活经验的激活。1.8×4,想1×4=4(元),8×4=32(角)=3.2元,4+3.2=7.2(元)。2.转化单位名称,变成整数相乘的已有经验。1.8×4,先看作18×4=72(角)=7.2(元)。3.化零为整,渗透估算。1.8×4,想2×4=8(元),2×4=8(角),8元-8角=7元2角。4.旧办法解决新问题。1.8+1.8+1.8+1.8=7.2(元)。5.利用积的变化规律。1.8×4,把1.8扩大10倍变成18,再乘4等于72,这时积就扩大了10倍,所以原来的积是7.2。
  评价后,教师要求学生用竖式计算1.8×4,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末尾对齐;一种是相同数位对齐,受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的影响。在竖式探究的过程中颇有收不拢的感觉,学生还是停留在刚才解决问题的策略中,用自己的形象思维来解释相同数位对齐相乘,却无法理解末尾对齐的算理。究其原因,学生感到自己的方法是最好的,觉得1.8×4没有必要用竖式计算,或者说用竖式计算也体现不出它的优势。事实上,人们在生活中遇到一位小数与一位整数相乘时,也习惯于拆开来算。学生不善于接纳别人的观点,不理解教师的一番苦心,那是因为他们还沉浸在欣赏自己的成功之中,没有感觉到用竖式计算是个体内在的需要。当教师的需要和学生的需要不同步或发生偏差时,教师的强加与苦口婆心往往会适得其反,课堂也就陷入了僵局。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的学,才能“浅出”教师的教。
  如何才能把竖式计算变为教师无指令的操作和学生的主动探究,将课堂教学推向高潮呢?我们是否应该重新审视课堂学习活动的设计?答案是肯定的。带着一份好奇,带着一种冲动,我进行了如下尝试。
  调整后的课堂教学片断:
  情境导入,挑战自我。
  2.同桌或四人一组交流想法,并观察、猜想其他同学的做法。
  3.你想对板演的同学说些什么?也可以提出问题。
  有的学生首先从估算角度评判结果的错误;有的学生提出“竖式与横式结果不统一,怎样解释”;有的学生提出“百分位上的数为什么可以与个位上的数对齐”……这时,我眼睛一亮,随即统计对这个问题有困惑的学生人数,结果全都举起了手,只是举手的速度有快有慢,而且眉头渐渐地都皱起来了。还有一位学生对板演的所有同学提问:“你们是不是想把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这时,我反问学生:“你们是否也有这种感觉?”(学生回答是)
  4.让学生提炼自己提出的问题。
  “你们现在最想弄清楚什么问题?”这时,学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思维异常活跃。他们提出三个最想弄清楚的问题:(1)小数乘法到底能否转化为整数乘法?(2)这样的转化方法能否适用于所有的小数乘法?(3)小数乘法应该如何转化?
  5.带着问题,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