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提供合理支撑 引领深入思维

时间:2016-10-2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那种只追求热闹,浮于表面的教学越来越受到大家的责疑——数学的课堂教学应教出数学的味道,应教出数学学科的特点与价值,不能走在活动课的边缘。那么如何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其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又能引领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养成良好的数学素养呢?下面的案例或许能为大家带来一些启示。
  [片段欣赏]
  一  提出问题  渗透转化思想
  1  回忆旧知,感悟思想
  师:请大家回想一下圆柱的体积公式?用字母怎样表示?
  生: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字母公式是V=SH。
  师: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生:将圆柱体转化为长方体。因为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分别与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相等,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所以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师:说得很完整。将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思考方法。今天我们继续用这样的方法来研究新知识。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圆锥的特征,现在你还想了解圆锥哪些方面的知识?
  生1: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
  生2:怎样求圆锥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生3:学习这些知识有什么作用?
  师:大家有许多的问题需要去解决。说明我们的同学有发现问题的眼光。今天我们先研究圆锥的体积。(板书课题:圆锥的体积)。
  (简析:通过回忆圆柱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感悟“化归”的思想,为新课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2  比较形体  优化选择
  师:圆锥的体积,你打算通过什么形体来研究呢?
  生1:利用圆柱的体积来研究。
  生2:利用长方体的体积来研究。
  师:时间的关系,如果利用当中的一种形体来研究,你打算用哪一种?为什么?
  生:圆柱,因为圆柱的底面与圆锥的底面都是圆形,便于研究。
  师:有道理,今天我们就借助圆柱的体积公式寻找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板书:圆柱——圆锥)
  (简析:寻找知识间相似或相通处,是进行知识间相互转化的前提,之所以选择圆柱作为研究圆锥“化归”的对象,是因为圆柱与圆锥诸多的相似点,便于比较两者之间关系,易于得到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为思考指明了方向。)
  二 初次实验  形成认知冲突
  1 操作汇报  形成冲突
  出示学具:沙子、圆柱体容器、圆锥体容器。
  教师示范:将圆锥装满沙子,用尺刮平,倒入圆柱体的容器中。
  学生分组汇报结论。
  师:1.5倍,这么精确?
  生:应该说1倍多一些。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每组的实验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全场静寂,过了一会有学生发言。)
  生1:它们的关系不是固定的。
  生2:有倍数关系,但倍数不一样。
  师:有没有相同的情况?
  生:3、4、6、8组的实验结果相同。
  师;它们结果为什么相同呢?
  生:……
  (简析:给每一组提供不一样的操作材料,制造了认知上的矛盾,为生与生、组与组之间的争辩提供了支撑。)
  2 观察讨论  探究其因
  师:请各组的组长将材料拿到前面来看一看。
  (组长将圆柱、圆锥容器按次序摆好。)
  师:请观察,这几组圆锥,圆柱体容器大小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请观察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每一组圆柱和圆锥容器的高一样。
  师:(用尺比划每一组容器的高。)为什么感觉不一样高呢 ?
  生:圆柱容器有底子。
  (简析:这里的说明很有必要,让学生澄清了是利用“物体的容积”来研究圆锥与圆柱的体积关系,“高”应是指容器内部的“高度”。)
  师:还有什么共同 的地方?
  生:每一组容器的底面积大小相等。
  师根据学生发言对学具进行比较。
  师:看一看其它各组圆柱与圆锥的底和高的关系怎样?
  (学生离位观察)
  生1:不等底不等高 。
  生2:等底不等高。
  生3:等高不等底。
  师:现在你有什么发现?
  生4:如果等底等高,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3倍。
  生5:只要等底等高,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
  师:真是这样吗?让我们再做一次实验验证一下。
  (简析:对材料的逐组比较,有利于抛弃大小、长短等非本质的属性的关注,形成良好的表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