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从信封里拉信纸看情境创设

时间:2016-10-2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一、片断
  一位教师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一课时,为了区别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异同点,创设了“信封拉纸”的情境。教师拿出一个信封,信纸露出一部分,然后神秘地问学生:“藏在信封里的信纸是长方形还是正方形呢?”此时,教室里像砸开了的锅一样,长方形、正方形的呼声此起彼伏。最后,教师小心翼翼地拉出信纸,学生看着教师拉出的是长方形纸,猜对的学生鼓掌叫好,猜错的学生要求教师再来一次。此时,教师满足了学生的要求,并要求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再作出判断。教师第二次拉出的是正方形信纸,第二次的场景比上次更热烈,这次猜对的学生激动着从座位上跳起来。并高喊着“耶、耶”。此情此景,让教师感受到学生的天真与热情。
  二、思考
  1.误读教材。教材中的问题情境是这样描述的:推一推、拉一拉,观察信纸的变化,你发现什么?推一推、拉一拉的目的是改变信纸边长的长短,从而发现拉出的信纸四条边都相等时,是一个正方形,邻边不相等时是长方形。在推拉变化的过程中,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从而发现长方形与正方形的本质区别。教师虽然也展现了推拉的过程,但并没有经历推一推信纸来改变长、宽的过程。教师创设情境不是让学生经历观察、想像、思考的过程,而是让学生毫无根据地瞎猜,既然是瞎猜,也就谈不上发现的结果。可见,对教材的深入解读才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2.虚假情境。活动情境的创设在很大程度上刺激着学生的视觉,触发学生的思维神经,为降低抽象的数学知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创设的情境只为营造热烈的气氛,在本质上不能刺激并激发学习主体主动学习的动力,那么情境的创设只能是一种自娱自乐的活动。学生第一次的猜测是凭着自我感觉,毫无根据地瞎猜,是一种起哄的参与状态。而第二次的猜测却是凭着对教师心理的琢磨,认为教师第一次拉出长方形信纸,第二次肯定拉出正方形信纸。学生在整个参与过程中,精神亢奋,情绪高涨,但并没有触及数学思考,充其量只是一场热闹的活动场面。这种为场面而创设的情境,学生虽经历了活动过程,但并没有在教师适时的引导下观察、发现、体验,反而养成了不善思考的不良学习习惯。
  三、实践
  带着实践研究的心理,笔者尝试着用另类方法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取得了迥异的效果。 首先,教师推一推、拉一拉信封里的信纸,引导学生观察信纸的长和宽的变化:“猜一猜,信封里的这张信纸是长方形还是正方形呢?”教师话音刚落,学生们欢呼雀跃,互不相让地喊着“长方形”、“正方形”。此时,教师并不急于揭开谜底,而是把猜正方形的学生分为一组,把猜长方形的学生分为一组,要求各组说出自己猜测的依据,对方可以辩驳,老师也可以参与辩论。此话一出,学生们纷纷讨论起来。
  “长方形”代表队发言:“这张信纸是长方形,因为老师把信纸拉出来后,我发现信纸的长和宽不一样大,信纸肯定是长方形。”
  “正方形”代表队发言:“不同意你们的意见。信纸拉出来后,看到的是长方形,但是信纸还没有全部拉出,如果信纸全部拉出,长和宽可能是一样的,那就是正方形。” 教师发言:“刚才‘正方形’代表队说信纸全部拉出,长和宽可能是一样的,能肯定是一样的吗?也可能会怎样?”
  此时,学生陷入一片沉思。
  教师再次发言:“这样吧,你们指挥老师拉信纸。”(信封里的信纸可灵活处理,长方形信纸已事先打好针孔,可根据需要撕出正方形信纸)
  师生在紧张、激动的气氛中从信封里拉出一张长方形信纸和一张正方形信纸。学生的判断不再是毫无根据的起哄,而是富有思考地根据长和宽的长度科学地作出判断。接着,师生再次合作“推一推信纸”的活动,让学生思考把一张长方形信纸推一推,什么时候得到的是正方形?怎样把一张正方形信纸推一推,让它成为一个长方形?
  师生通过推、拉信纸的活动,经历观察、思考、想像的过程,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不再是肤浅的认识,而是启迪智慧后一个深刻的体验过程。
  两个案例都充分展现了情境创设所带来的效果,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盎然。但是,前者教学体现的是学生对猜测的兴趣,体验的是好玩、有趣并伴有“赌博”的意识。而后者教学,不仅让学生体验好玩、有趣,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辩论中所体现的思考价值。可见,经历了不一定体验,体验了不一定深刻。因此,我们应依据数学知识的特点,从盲目的追风中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