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关于一次数学课堂教学调研活动的思考

时间:2016-10-2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前一段时间,我参加了市教育局组织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调研,在五所学校一连听了几十节数学课,涉及到低、中、高各个年级段。虽然很多都是教师没有事先准备下的随堂课,但在新课改思想的推动下,教师的教学行为或多或少都发生了变化。可有一个倾向始终在我的脑子里挥之不去,那就是课堂上几乎都是学生在被动地回答教师提出的一个个问题,而看不到学生主动地提出问题。
  我不禁诧异:小孩咿呀学语时就缠着大人不停地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怎么他们渐渐长大后,学习越来越多的知识时,提出的问题却越来越少?而心理学研究表明:发现问题是思维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当个体感到需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时,思维才算真正启动,否则思维就难以展开和深入。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带着这样的疑问,在听课的间隙,我也不停地与教师、学生交流。教师的回答基本上可概括如下:现在的学生普遍不愿意提问题,即使提问题,往往也与本课的主题相差较远,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当然也有部分教师认为,真正会提问题的只是班上的少数几个学生,一堂课很有可能就成为教师与几个学生的独角戏。总之,教师仍然习惯于自己讲,学生听、答、做,一切教学流程尽在教师的掌控之下,这样的课堂教师才能放心。
  跟学生的交流,我是带着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展开的。刚听完六年级“反比例的意义”新授课后,我就从班上找来几位学生问他们:“学完这一节课,你们都听懂了吗?”学生都表示听懂了。“难道就没有一点疑问吗?”我又追问。很快有一个学生答道:“我就是有一点想不通。反比例是乘积一定,没有两个数相比,为什么还叫做比例呢?”“那课上老师问你们还有什么不懂时,我好像并没有看到你举手呀?”那个学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没有回答,看得出他当时有顾虑。“那你们平常在上课时,经常有问题问老师吗?”“没有。”几乎每堂课结束后我都会找几个学生问上述类似的问题,而绝大部分的课,很多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或疑惑,但这些都没有在课堂上展示出来。
  如今,“教师问学生答”成为了大多数教师普遍的课堂教学模式,“无问题提问”也已成为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共同特征。究其原因有三:一是学生失去了提问的权利。一直以来,课堂提问是教师才有的“专利”,教学过程都是在教师周密的提问下进行的,学生失去了提问的权利。二是学生没有提问的机会。我们教师往往把教学环节设计得环环相扣,密不透风,没有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有机会提问。三是学生缺乏提问方法的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解决问题时,重视“答”的训练,忽视“问”的指导。这三个原因导致的直接后果是:课堂上,学生忙于应付教师“精心”设计的各种提问,而他们自身的意志、创新思维的火花,则在教师的“问”和学生的“答”中渐渐地消失殆尽。
  如何培养学生想问、敢问、乐问、善问呢?
  一、创设问题情境,诱导学生想问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应有问,有问定有得。只有通过设置悬念、揭示矛盾,学生才能生疑,进而产生问的欲望。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时,教师先出示43÷20和43000÷2000的两道习题。学生计算后小结计算和验算的方法,然后再计算430÷20、4300÷200,很多学生会算成:430÷20=21……1,4300÷200=21……1。这些学生在验算中很快发现自己算错了,可问题出在哪里呢?此时,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提问欲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引导学生自由发问:为什么按上两题的验算方法,得不到正确的答案?有没有其他验算方法?这两题与“43÷20”比较,在题意上有什么不同?在算法上有什么不同?问题的症结在哪里?余数应该是多少?有余数的除法怎样验算?……通过不断地设置这样的悬念,创设问题情境,激起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学生提出问题的强烈愿望就油然而生。
  二、营造民主氛围,催化学生敢问
  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自由自主的学习环境是使学生敢问的前提。有了这样的氛围,学生心理上就有了安全感,提问时就会打消顾虑,消除压抑,轻松思考,自由地发表意见。因此,教师首先要“教”得轻松活泼,努力在情绪上感染学生。其次,与学生角色平等,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