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对创设教学情境的理性反思

时间:2016-10-2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我们先来看一则案例:(“面积的认识”导人)
    师:今天有那么多的老师来咱们班听课,你们高兴吗?生:高兴!
    师:两只小猴也来凑热闹啦(课件展示两只小猴)!我们先来给两只可爱的小猴取一个名字好吗?
    生:好!
    师:谁先来?
    生1:我给左边的一只猴取的名字叫“弥猴”。
    师:你真行,与老师的想法一样。还有一只小猴取什么名呢?
    生2:还有一只小猴我叫它“金丝猴”。
    师:你们同意吗?
    生:(齐)同意!
    师:金丝猴和弥猴要进行圈地比赛,你们说,怎样才能看出它们的输赢呢?
    生3:谁圈的地大,谁就赢。
    师:有意见吗?
    生:(齐)没有意见!
    师:你们猜猜看谁会赢呢?
    生4:我猜金丝猴赢。
    生5:我猜弥猴赢。
    (此时,教室里出现了很大的争论声音,有的在喊金丝猴赢,有的在喊弥猴赢)
    师:这样吧,你认为弥猴赢的,等一会在比赛时就为弥猴加油,你认为金丝猴赢的就为金丝猴加油。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两只小猴的比赛。
    (此时,教师播放课件,学生分别为自己认为赢的小猴加油,教室里加油声一片,热闹非凡)
    师:(小猴比赛结束,教师将课件定格,出现一个由金丝猴圈到的正方形地和一个由弥猴圈到的长方形地,这两块地的大小比较接近,用观察的方法很难确定)你们说谁赢了呢?
    生1:我认为弥猴赢,因为弥猴圈到的地大。
    生2:我认为金丝猴圈到的地大。
    (教室里学生各抒己见,但都没有足够的理由)
    师:到底谁赢了呢,等学完了今天这一课以后你们就知道了。
    (接着教师进行新课)
    这个导入大约花了8分钟时间,从课的表面形式上来看,学生兴趣盎然,情绪高涨,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但是我们需要扪心自问的是,这样的教学情境对今天的学习有多少实质性的意义?尤其是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多少思考?在情绪激动的开始过后,接下来的学习,学生是否也能如此兴奋地投入?由此,我在思考,是不是每一节课都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去制作课件用情境来包装?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学情境?
    在课改进行的这几年中,笔者土了比较多的研究课,从开始追求情境包装到现在的真实课堂,我有一些粗浅的认识,想对大家谈一谈。
    一、是不是每一节课都要创设教学情境?
    在教学时,创设情境我认为有时是必要的,因为好的教学情境可使枯燥的、抽象的数学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充满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增添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应用和情感的陶冶起到一举多得的好效果。
    但是,任何教学手段的运用都必须用辩证的眼光来审视,一味追求单一形式的与教学联系不大的情境,就会失去教学的实际意义和价值。我们应该辩证地思考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让学生在生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来确定是否创设教学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