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目标是教学的灵魂――《周长》教学案例与反思

时间:2016-10-2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案例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周长》。
    片断一
    教材提供的情境图显示:一只蚂蚁绕一片树叶行走一周的长度是这片树叶的周长。接着,教材安排了“让学生描一描、画一画树叶的边线”的活动,通过描一描,画一画,让学生感知什么是周长。
    为了体现教材的编写意图,上课教师特意请专业人员制作课件,把“蚂蚁绕树叶一周”的静态画面制作成了精美的动画,还精心收集、挑选了一些颜色鲜艳、形状规整的树叶,上课前发给每一个学生用作学具。
    课堂上教师先让学生观察“蚂蚁绕树叶一周”的动画,初步感知“周长”,再动手描一描、画一画叶子的边线。漂亮的叶子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在让学生做后面的练习时,有的孩子对手中的叶子还是恋恋不舍,左看右看。
    反思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教”,而不要“教教材”,教材再不是不可更改的脚本,而是可供利用的资源,这是教材观上的一个进步。在这种理念下,有的教师大胆改变教材的内容和呈现顺序,结果呢?好课不乏有之,但把教材的灵魂弄丢的也大有人在;有的教师接受教训,对教材不做任何改变,不敢越雷池一步的也依旧可见。
    编者语:“用教材教”,而“不要教教材”,把教材仅当作可供利用的资源,据说这是新课程倡导的。这个倡导不仅将教师从教材中解放出来了,客观上更有利于编教材者脱困于“编不好”的窘境。这似乎是编的、教的皆大欢喜的新路子,再贴上改革的标签,就化作了课改的核心理念。不过,这编的和教的都忽略了人手一册课本的学生,学生是花钱买课本的主体,是“大头”,是出版社、学校的真正“出资人”,是课本的真正使用者。对学生来说,称为“教材”的那本课本的“称谓”本应是“学材”。不知学生是否也需要一个什么“脱身”的说法。例如“用学材学,而不要学学材”之类的绕口令。我看,若教材不好,作为学材也不会是好的。只可惜人手一册课本的学生在这个问题上永远是被动的,闹不好就成了“冤大头”。教材或学材,只要编得好,就要教教材并且用教材教。若编得不好,就要设法既不教也不用,干脆弃之。大家想一想,目前“减负”要求学生除了手头上的那本学材之外,不能再有其他的练习册、辅导书,也即学生只能读这本学材,断无不学学材或不用学材之可能,这凸显了学生手头上这本教材兼学材的份量。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既要“用教材教”也要“教教材”,不能让学生手中的教材变成废纸。当然,教育部门、学校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上选好教材,不做那种寻租逐利的缺德事,真心为教师、学生选好教材(学材)。
    那么,在使用教材时,什么是可变的,什么是不可变的?变与不变的依据是什么?这关键取决于教学目标,因为目标才是教学的灵魂。
    在《周长》这一节课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是“结合具体实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让学生“认识周长”是最终目的,“具体实物或图形”是学习材料,“观察、操作等活动”是学习途径,最终目的是不可变的,学习材料和途径我们却可以根据实际灵活选择。
    教材提供的情境图中给出的具体实物或图形是树叶,对树叶来说,大点的,还是小一点的,是黄的,还是绿的,都不是教材的本质的东西,变一变不会影响到学生对周长这个概念的本质上的理解,教师尽可以替换。
有时根据实际对学习材料做些变更也是必要的,比如你没有做课件的条件,或者你班学生的自制力不强,你担心用树叶作学具会干扰学生的注意力,就完全可以不用树叶作例子,用课桌面或数学书的封面举例也可以,换成五角星也未尝不可。只要换下来的物体与教材中的例子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是平面的,是封闭的,不能有多条线的交叉,这些特征正是周长概念的内涵。
这是我们在替换材料时要遵守的原则。
    由此可见,只有深刻解读教材才能牢牢把握准教学目标。深刻意味着不是把教材看懂,而是看穿、看透,从而挖掘出教材的精髓内涵。教师把教材钻得深,悟出来的道理就透彻,这样讲起课来就能做到游刃有余,正所谓“深入浅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