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小组合作学习为何失灵

时间:2016-10-2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一、案例背景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效的学习方式,能较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效率,现已被大多数教师所认同。但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小组合作学习却并非那么灵验,仍存在不少问题。
在笔者到学校所听的调研课中,小组合作有不同程度的不成功,教师的预设与实际出现较大反差,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还存有较大困惑。
  二、案例描述
  案例一《一分能干什么》(北师大版课标二年级上册教材)教学片断。
    教师在引入课题后为了让学生感受一分钟的长短,马上安排了小组活动(各组事先备有跳绳、皮球),要求各组出一人进行一分钟跳绳和拍球比赛,其他同学计数当裁判并体会交流一分钟的长短,教师自己控制时间。活动开始后,学生兴趣高涨,各组气氛非常热烈。一轮比赛结束,学生意犹未尽,讨论交流的热烈气氛迟迟不能平静。接下来,教师让学生根据刚才的活动回答问题:“给你一分钟,你能在家干点什么?”学生争先恐后举手回答,教师连续叫了几名学生,有的说想在家看一段少儿节目;有的说想读一段童话故事;还有的说想完成作业……。教师此时只好无可奈何又回头结合活动强调一分钟的短暂性。
    该教师设计的小组活动很明显没有达到目的,课后教师感到非常困惑。
    案例二《森林旅游》(北师大版课标三年级下册教材)教学片断。
    课堂上,教师在引导学生先回顾小数加减法的有关知识后,出示情境图——蓝猫商店(图中显示电池一节3.40元;太阳帽一顶2.90元;雨伞一把9.60元;手电一只2.80元;胶卷一盒12.30元;旅游鞋一双15.60元)。然后教师安排分组讨论,合作学习,要求每组从中随意选两种物品并提出至少两个数学问题,自己作出解答,组长作出记录并汇报。活动开始后,有的小组出现了选择物品意见不一,相互争执的情况;有的小组是组长一人设计问题,一人进行解答,而其他同学多为旁观者基本没有参与意见。在随后的小组汇报中,由于各组问题不同,因此出现了一个组汇报,其他同学漠不关心的现象。
  课后教师也明显感到合作学习的效果不佳,但对问题的原因仍困惑不解。
  三、案例分析与反思
  在以上两个案例中,合作交流学习均未收到预期效果,而合作学习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为何却出现这种情况呢?究其原因,笔者做了如下反思。
    1.有效实施合作学习须明确合作目标,提出有价值问题。
    合作交流是在一定的问题基础上进行的,它必然要以系列问题为导引。在进行合作交流之前教师应在备教材’备学生的前提下,针对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进行思维活动的需要,分析教材,提出相应的系列问题。有了这样的问题,学生才能明确学习的目标。反之,没有合理问题,学生就没有进行学习的内容,也就没有相互讨论的内容,当然也就没有可交流的有价值的“东西”了。所以,在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学习之前,教师必须提出一定的问题。这里的问题必须是有意义的,并且是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在案例一中,教师没有突出针对一分钟的时间去设计问题,学生缺少对一分钟的认识与体会,结果学生的注意力只是集中在类似体育比赛的活动上,小组合作后学生的汇报内容也多为自己的爱好与习惯。如果教师瞄准目标抓住关键,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交流:一分钟有多长,结合钟表想办法表达出一分钟的时间(可以按一定节奏数数或打击东西);猜想一分钟时间内能跳绳多少下,拍球多少次;然后小组内进行一分钟跳绳和拍球游戏,看谁猜得准。这样能做到目标明确,问题有效,小组学习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2.小组合作学习应是学生自主活动与组内交流相结合的有机过程。
    任何学习形式都离不开独立的学习前提,合作交流更离不开合作小组内每个成员的独立学习,否则,组内之间无法进行交流,必然出现优等生“垄断”的局面,组间的交流、竞争也是优等生之间的事情.这样将会使学生失去学习交流的机会,久而久之,大部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会逐渐丧失。在案例二中,教师没有安排小组内学生的独立学习,学生缺少自主活动,而问题的思考、解答基本上是组长一人完成,组员没能真正参与到问题的思考与交流中,秩序乱,效率低,小组合作学习必然苍白无力。
    如果教师安排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根据题意自己设计问题并作出解答,各自都有了自己对问题的看法,解决的方案,学习的收获,这时再开展组内的交流。
要求各小组由组长主持,各成员相互向其他成员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对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寻找过程。组长做好记录,并负责组织讨论选出本组的好的典型方案。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效参与,小组学习井然有序,学生的合作与交流才有实效,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发挥其真正作用。
    编者语:《一分能干什么》所教学的内容,看似简单,实则并不简单,将其作为小学二年级的数学学习内容是否适当,值得研究。将感受一分钟的长短做为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有什么教育学的或数学教育的意义?这颇令人迷惑。短的,如“秒”,可利用节拍器出声“嘀嗒”来体会,来感受其短;长的如“小时”,可利用一节课的用时(40分)加上课间休息,而被感受个八九不离十。但已经是困难事了。例如,听好听的故事,看好看的电视剧。一个小时都有可能让人感觉太短;若遇到交通“堵车”之类的事情,一分钟也往往令人感觉难以忍受的长。因为感受、感觉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客观感受某一时间单位的长短是件困难的事,是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的,而不大可能被二年级的小学生在一堂课内所把握。倒不如教学生学几招测量一分钟的时长(在脱离钟表的情况下)的本事,譬如,若知道自己的脉膊每分钟能跳动60次,那不妨教学生自己把着脉去观察一些事物在一分钟内发生了什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