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对学具使用中的几种现象的简析

时间:2016-10-2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学具为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也应该看到,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学具的运用往往“备课”不够,经验不足。怎样让学具真正发挥作用,具体到每一种学具在课堂中如何使用,都需要教师积极探索、仔细研究。
    一、藏着掖着,有必要吗?
    案例
    教学内容:米、厘米的认识(北师大版实验教材第二册)
    (课前,学生都按要求带了直尺)
    师:我们怎样才能知道桌子的长度呢?
    生:量一量。
    师(赞许地):对!怎么量呢?
    生(齐):用尺子。(有学生已经高高地举起了手中的直尺)
    师:如果没有尺子怎么量呢?(一片沉默)
    生1:我可以这样量……(可能没有听清老师的话,拿着尺子比划着)
    师:请听清老师的话,如果没有尺子,可以怎么量呢?(生还是沉默)
    师(无奈地):在没有尺子的时候人们也用这样的办法,比如用手一柞一柞地量,试一试。(生试)
    师:还可以用什么办法去量呢?
    反思  学生没有按照老师的预设去思考用不同的“工具”测量。从案例中我们看到,教师面对学生“直奔主题”的回答躲躲闪闪,老师的本意是想就“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展开讨论,结果事与愿违,在支节问题的纠缠中浪费了时间。
    建议:
    1.就势直奔“主题”。学生都带了学具,已经知道了学习内容,学习的急切之情溢于言表。在学生说出直尺后,不妨就此抛弃教学的预设,直接教学直尺的认识。
    2.巧妙转移“阵地”。把“用不同的方法测量”作为一个课外实践活动布置给学生。可以设计两个问题组织讨论:
    (1)在没有尺子时,可以怎样测量长度?
    (2)为什么要发明尺子?
    二、舍本逐末。值得吗?
    案例
    教学内容图形的认识(北师大版实验教材第二册)
    (课前,教师为每个四人合作小组准备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三棱柱、橡皮泥、细沙、印泥、水彩笔等学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