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苏教版《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与说课稿之二

时间:2016-10-2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5-46页的例4、例5及相应的“试一试”,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九第1-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例题的直观操作,理解分数与分数相乘的意义,初步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2、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进行分析、观察、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初步的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能力。
  3、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250千克的2/5是多少?
  2.3米的5/9是多少?
  指名口答
  小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
  二、探究
  1.学习例4
  (1)创设情境:小明和小强是好朋友,小明到小强家去做客。小强请小明吃西瓜,他先切了一半留给爸爸妈妈,两人吃的各占了西瓜的一半的一半。请问:小明吃了整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指名口答
  画图理解:涂色部分是整个圆的几分之几?画斜线部分占1/2的几分之几?画斜线部分又是这个圆的几分之几?也就是求1/2的1/2是多少,可以怎样列式?你能列算式吗?
  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
  (2)继续创设情景:爸爸下班回来渴了,也吃了些西瓜,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呢?
  你能从图上看出来吗?
  涂色部分是这个圆的几分之几?画斜线部分占1/2的几分之几?又是整个圆的几分之几?
  同桌互相说一说,全班交流。
  求1/2的3/4是多少,可以列怎样的算式。
  (3)读两个乘法算式,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与已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一样?
  (4)揭示课题。
  (5)大胆猜测:分数与分数相乘应该怎样计算?
  2、学习例5
  (1)出示第一个算式:2/3×1/5,你会计算2/3×1/5的积吗?尝试计算。交流计算结果。怎样证明计算结果是正确的呢?
  指导画图验证
  指名说说两个分数分别表示图中的哪一部分。
  (2)计算第二个算式2/3×4/5,独立验证。
  3、归纳方法
  仔细观察黑板上的4个乘法算式,你发现积的分子、分母与两个因数的分子、分母各有什么关系。先同桌交流,再归纳。你能用字母的式子来表示吗?
  4、完成“试一试”
  学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计算结果,说说计算方法。
  指出:在计算过程中,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最后结果要化成最简分数或整数。
  5、统一方法
  以前我们还学过分数乘整数能用今天所学的方法计算吗?
  请举例说明
  6、看书上分数乘法计算的简便方法。
  7、完成“练一练”独立完成指名校对。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九第一题,说一说1/2公顷表示什么?
  1/3小时又应该怎样表示呢?
  要求1/3小时耕地的公顷数就是求什么?列式是
  要求2/3小时耕地的公顷数就是求什么?列式是
  2、练习第2题
  3、第四题
  直接写出得数再比一比
  4、课外延伸
  我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著作《庄子?天下》中有这样一段话:“一尺之陲,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你能用今天学的知识解释吗?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发展题
  有一天,师徒四人得到了一个大西瓜,师傅说这个西瓜,八戒吃了1/3,悟空吃剩下部分的1/2。没等师傅吧话说完,八戒急了,猴哥分到的比我多!不公平!同学们,唐僧这样分公平吗?为什么?
  六、课后作业
  练习九2、5
  “分数乘分数”说课
  古方小学潘铭
  “分数乘分数”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三单元45-46页的例4、例5及相应的“试一试”,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九第1-5题。这部分内容先教学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再通过比较,引导学生把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推及分数与整数相乘,帮助学生形成对分数乘法相对完整的认识。例4先让学生借助直观图形,初步理解1/2的1/2、1/2的3/4含义;再让学生联系示意图所显示的结果和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出相应的乘法算式,算出两个分数相乘的积,建立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的初步猜想。例5让学生验证猜想,在操作探究中进一步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启发学生以直观的方式探索分数乘分数的计算结果。然后组织学生观察例4、例5中几道题目的计算过程和结果,比较分析,归纳出分数和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其后,通过填空形式启发学生用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计算整数与分数相乘,把计算方法推及分数与整数相乘,促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最后,教材举例介绍了计算分数乘法时更为简单的一种约分方法,简化计算过程。
  教学目标:1、通过例题的直观操作,理解分数与分数相乘的意义,初步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2、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进行分析、观察、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初步的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能力。3、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中,先复习口算,抓住学生的认知起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作好铺垫。新课的展开关于课的一开始是否要创设情境,在本课的试教过程中几易其稿,分数乘分数这一内容,在生活中很难找到原型,要创设一个恰当的情境并不容易。于是我采用吃西瓜的情境对例4进行改变,让学生的思考能有个基础,在探究中更好的理解了分数乘分数的算法和算理,从中也使我们体会到情境创设的重要性。理解分数与分数相乘的意义,是一个难点,因此在教学中,结合直观图,逐步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涂色部分是整个圆的几分之几?画斜线部分是涂色部分的几分之几?画斜线部分又是整个圆的几分之几?在不断的追问、交流中形成完善的分数乘法的意义,获得独特体验,同时建立了初步的计算方法的猜想。计算方法的得出是学生经历了猜想、验证、观察比较、概括归纳等一系列的数学思维活动后得出的,教师在活动中适时引导,学生则主动建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发展,也体验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然后完成“试一试”学生尝试解答,指名板演,核对时说一说怎样想的?明确:计算过程中,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算出结果。在前面探究的基础上,提供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了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再加以介绍点拨,促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由学生自己探索得到的知识,最希望得到应用。利用好教材提供的“练一练”、“改错”“比一比”等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巩固新知,并学会反思,养成检验的好习惯。课堂总结时,必要的学习小结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提高他们自我梳理知识的能力,提升学习方法。本课设计了两个发展题,一题是我国古代著名哲学著作《庄子?天下》中有这样一段话:“一尺之陲,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意思是说:“一尺长的木棍,每天截一半,永远也截不完。”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初步感知这条哲理。另一题是唐僧分西瓜的故事,让学生在股市中再次辨析什么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一个两难问题:让学生充分体验还是落实基础知识?
  整节课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学生的探索、讨论活动:先让学生从情境问题,在解决现实问题的同时为后面的研究提供讨论的素材,有了研究素材后抽象出数学问题,让孩子们继续研究讨论提出猜想,最后在举例检验猜想后形成共识,得到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理解算理,由于学生的自主探索,化费了大量时间,最后整节课拖了课。本节课时间安排已经很紧凑了,但时间还是没能合理安排。这一现象不仅使我想到: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更注重的是怎样让孩子们参与学习的过程,如何让孩子们在探索中学习,很少考虑作业时间如何安排,经常让学生课后或中午去完成,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那么,我们是让孩子们停下探究的脚步参与练习,草草收场去完成作业,还是让孩子们每节课都有探索、拓展的机会呢?因此,我们的数学课该怎么两全其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