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数学青年教师《认识线段》公开课教学设计之九

时间:2016-10-2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认识线段》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1、尊重学生起点,组织开展教学。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考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所以安排小朋友通过比较细段的长短,初步认识线段,使课堂教学目的性、针对性更强,也体现了学生"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理念。
  2、本节课由学生实际操作比较细线的长短,得知线段的表象,再通过认一认、找一找、折一折、画一画这几个环节,抽象概括出线段。整个过程由具体直观到抽象,并由易到难逐层进行,创设开放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48、4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征,会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线段的特征。
  2、能从生活当中找到线段,会数一些简单图形中线段的条数,会画定长的线段。
  教学重难点:直观认识线段的特征,能初步借助工具画出线段。
  教学准备:
  教具:一把直尺,一根细线,一张长方形纸。
  学具:一把直尺,一根细线,一张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比一比谁的线长),揭示主题
  1、师:请小朋友每人拿出课前准备的细线,同桌相互比比两根线的长短。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交流结果(细线长的小朋友举两个手指,细线短的小朋友举一个手指)
  2、师:现在请小朋友来介绍介绍你们是怎样比的?
  生:我是先把细线的一端对齐,然后把线拉直,再看另一端。
  教师板书:拉直;一端对齐。
  师述:我们把这根细线拉直以后,就可以看成是一根线段。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以学生感兴趣的"比一比谁的线长"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为学生主动构建新知识,做好了知识、能力与心理上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