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区级教研课“认识线段”教学设计与教后分析

时间:2016-10-2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认识线段”教学设计与分析
  教学内容:
  江苏教育出版社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48页例题和49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和操作,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是直的,线段是有长度(长短)的,有些物体的边可以看成线段。
  2、使学生根据对线段的认识,从一组图形中辨认出线段,数出简单多边形中线段的条数,学会用直尺画线段。
  3、使学生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线段表象的建立。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毛线一根直尺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引入新课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让你们猜一下:“一条条,一根根,编织衣物少不了,有时直来有时弯,缝缝补补要用着。”
  生:毛线。
  师:老师带毛线干什么呢?今天老师就带着我们从毛线中去学习一些数学的知识与本领。
  【课伊始,通过猜谜语,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动手操作,认识线段
  1、拉一拉,初步感知线段
  师:出示一根弯曲的毛线,这根弯曲的毛线,你能想办法把这根毛线变直吗?(板书:直)指名一生上来演示。
  组织学生把自己的毛线拉一拉。
  师告知,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我们可以看成线段。师竖着拉,斜着拉,问生:这样能把两手之间的一段看成线段吗?
  师总结:“不管是横着拉、竖着拉、斜着拉,我们都可以把两手之间的一段看成线段”。
  师:捏住的毛线的两头,在数学上叫做线段的端点,请你找找看线段有几个端点?(板书:两个端点)
  讨论:你认为线段有哪些特点?(直,有两个端点)
  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想一想线段的样子。
  师:小朋友已经认识了线段,你能判断下面的哪些图形是线段吗?出示“想想做做49页第一题”,说明为什么是线段,为什么不是线段?
  【】【】【】【】
  2、折一折,了解线段的特征。
  师:小朋友已经知道了线段的特征,认识了线段,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能找到线段。
  师示范:拿起一本书,摸一摸书的一条边,我们可以把书的这条直边看成线段。你能找一找这条线段的2个端点吗请生指一指。
  师:你还能把书的哪条边也看成线段,并且指出它的2个端点?
  同桌互找互指。
  师:除了可以把书上的边看成线段,还可以把生活中的哪些物体的边也看成线段?
  学生说一说。
  师:在生活中,除了可以把一些物体的边看成线,我们还可以折出一条一条的线段。
  教师示范折。先把长方形的纸对折,打开,纸上有了一条折痕,这条折痕也可以看成线段。追问“为什么?”
  请学生照样子折一折。
  师:请小朋友折一条和这条线段同样长的线段;折一条比这条线段短的线段;折一条比这条线段长的线段。
  小结:通过刚才的操作,我们又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得出:线段是有“长”有“短”的。
  3、画一画,理解线段的特征
  师: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线段,还找到了线段,折出了线段,小朋友还能自己动手画一条线段吗?
  学生试着画一画。
  师:你是用什么工具画的?(沿着书、文具盒、铅笔的边画或者是用尺子画)
  师:你们是怎么画的?(引导学生交流线段的画法与步骤)
  师:比一比,谁画的线段长,谁画的线段短。
  4、数一数,体会线段的特征
  师:其实很多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也都是由线段围成的。出示“想想做做2”,让学生分别指出这几个图形是有几条线段围成的?并选择其中的一个图形指一指它每一条边的2个端点。
  师:做了上面的题目,你发现了什么?(“几边形就有几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5、连一连,强化线段的特征
  师:给你2点,你能连接这2点画出一条线段吗?连接这2点还能画出另外的线段吗?
  学生画在书上第49页。
  师:出示3个点连接其中的2个点画一条线段,能画几条?画成了什么图形?
  学生操作。
  师:出示4个点,学生试着画一画。指名学生上台演示,针对学生的画法,教师启发:有什么办法可以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师:用这种方法连接5个点,看看能画出几条线段?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吗?
  学生探究。
  三、全课小结
  师:一条毛线不但好玩,还隐藏着许多的数学知识!今天我们从一条毛线里面,学到了许多有关线段的知识。请小朋友想一想,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最大的收获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