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认识角”教学设计和评析

时间:2016-10-2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4-66页。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联系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 
  2 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能够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3 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角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较方法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维。 
  教学重点: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能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会比较角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引入新知 
  师:小朋友,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好吗?看,老师把这把三角尺和许多各种大小不等的圆片一起放在这个口袋里,如果你能闭着眼睛准确地摸出三角尺,那么这把漂亮的三角尺就属于你啦! 
  (指名一名学生上台来摸,学生马上就摸出三角尺。) 
  师:口袋里有这么多东西,你怎么一下子就摸到了三角尺呢? 
  生:因为三角尺有尖尖的角,有点扎手。 
  师:还有谁想来试一试?你又是怎么摸的呢? 
  生:摸到有尖尖的角的就是三角尺了。 
  (评析:在新课导入的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游戏情景。通过触摸让学生充分直接感受角的特点,如:角是尖尖的,角摸上去有点扎手等。为深入学习角的知识埋下了伏笔,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二、组织有效活动,探究新知 
   
  1 初步认识角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1)认一认 
  师:刚才在做游戏时,我们发现三角尺上有一些角,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角。(揭示课题) 
  师:这就是三角尺的其中一个角,(教师在三角尺上演示指角的方法)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这个角长什么样儿呀? 
  (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画出抽象的角。) 
  师:请小朋友拿出三角尺学老师的样子指一指。 
  师:还有两个角在哪儿呢?谁能上来像刚才一样指一指? 
  (指名学生上台演示。) 
  (2)摸一摸 
  师:小朋友摸一摸角的顶点处有什么感觉? 
  生:尖尖的。 
  师:对,尖尖的地方我们叫它“顶点”。 
  师:再摸一摸角的两条边有什么感觉? 
  生:直直的。 
  师:直直的两条,我们叫它“边”。 
  师:那么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呢? 
  生: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师完成板书,让学生分别指出第二、第三个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3)找一找 
  师: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角,知道了一个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物品上都有角。瞧,小明和小华正在找物品上的角呢!(出示主题图)请小朋友和他们一起来找一找,这些物品上有没有我们刚认识的角呢? 
  生1:剪刀的开口就形成了一个角。 
  生2:三角形纸上也有角。 
  师:剪刀、三角形纸上都能找到角,那么钟面上哪儿能找到角呢? 
  生3:钟面上时针和分针也能形成一个角。 
  (同时电脑演示。) 
  (评析:从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出发,让学生经历角的抽象过程,并逐步建立角的表象。一方面能让学生感受到丰富的角的例子,从而逐步形成有关角的清晰的表象,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数学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 
  (4)辨一辨 
  师:请你们来看一看这些图形是角吗?并说明理由。是角的指出顶点和边。师:请你数一数,下面的图形中分别有几个角? 
   
  (评析:在辨别中提高学生运用概念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 
  (5)搭一搭 
  师:小朋友说得真好啊!看来你们对角已经很了解了,如果给你两根小棒,你会搭出一个角来吗?再指给你的同桌看一看它的顶点和边。 
  (指名上台演示。) 
  师:再试试把两根硬纸条做成一个角。 
  (学生动手做活动角。) 
  (评析:搭角和做活动角这些活动既能有效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又有利于积累操作学习的经验,不断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 
  2 在操作和比较中,感知角的大小。 
  (1)玩一玩 
  师:看,这个角的两条边还能动呢,我们把这个角叫做“活动角”。接下来我们就让这个角活动一下。 
  师:(拿出学生做的活动角,慢慢拉大一条边)现在的角和刚才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变大了。 
  师:(继续拉大)现在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变得更大了。 
  师:(慢慢合拢一条边)现在角又发生什么变化了? 
  生:变小了。 
  师:你们想不想也来玩玩这个活动角呢?边玩边思考:怎样能使角变大?要使角变小,又该怎样做呢? 
  师:看来角是有大小的。那么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呢? 
  生:和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物品也可以看成是一个活动角,比如说我们夏天经常用到的纸扇。打开纸扇,角会有什么变化?谁来猜一猜? 
  师:小朋友用的剪刀也可以看成是一个活动角,猜一猜,把剪刀合拢,角会有什么变化呢? 
  师:(小结)看来角是有大小的。角的两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张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2)比一比 
  师:钟面上时针和分针转动就形成了角,这三个钟面上的角,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怎么判别这三个角的大小呢? 
  (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3)折一折 
  师:三个角比大小看来还是挺容易的,如果有四个角让你比,你会比吗?小朋友的身边有一张白纸,照老师的样子折一折,就能折出一个角来。小组里的小朋友先每人折出一个角,再比一比。谁折的角最大。谁折的角最小。 
  师:刚才我们比一比角的大小,有的角我们可以用眼睛就可以看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但是有的时候不能一眼看出,我们就要用重叠法来比较了。 
  (评析:在教学中,教师重视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让学生通过折一折、比一比等具体操作来研究角的特征,学生在操作中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逐步发展空间观念。) 
   
  三、回到生活,拓展新知 
   
  师:我们今天通过找一找、摸一摸、辨一辨、数一数、做一做、玩一玩、比一比来认识了角。在我们周围其实也藏着很多角,你们能在教室里找一找角,用手势比划出来,并指出这个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吗? 
  (小组集体找角。) 
  (评析:通过找身边的角,来感受角在我们生活中广泛存在,体会数学的价值。) 
   
  四、全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