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对称”教学案例与分析

时间:2016-10-2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对称”既是数学概念,又是美学概念。它是二年级(上册)课改实验教材新加的内容。本课旨在引导学生直观认识实物的对称现象及平面图形的对称性。为此,教学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情境,给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空间,让学生在欣赏中感觉美,在合作中创造美,在总结中延伸美。 
   
  一、走进生活,欣赏对称美 
   
   师:对称,在生活中无处不有。(播放美妙的音乐,课件展示:天坛、角楼、艾菲尔铁塔;蜻蜓、蜜蜂;眼镜、风筝、剪纸、奖杯、千手观音……) 
  学生边欣赏边说出所看到的物体和舞蹈动作。 
  生:“千手观音”表演者的动作是对称和谐的,看了觉得很美。 
  生:哇!“对称”真是太美了! 
  (简析:在学生原有认知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教师选择了学生熟悉的具有对称性的建筑物、动物、生活用品、舞蹈动作等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了生活中的对称美。) 
   
  二、参与活动,感知对称美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一眼就能看出物体是否对称,那么,怎样才能知道图形是否对称呢? 
  生1:图形对折后,如果左右两边完全一样,就是对称的。 
  师:刚才xx提到了一个特别好的办法,是—— 
  生(齐):对折。 
  师:(课件演示)我们看看对折蝴蝶(图片)的过程,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蝴蝶(图)对折后左右是一样的。 
  生2:我发现蝴蝶(图)对折后左右两边的大小一样。 
  生3:蝴蝶(图)对折后可以看出左右两边的形状也一样。 
  师:我们看看它的边沿都怎样了? 
  生4:它的边沿都对齐了。 
  小结:一个图形对折以后两部分边沿都对齐了,我们就可以说是边沿完全重合。(板书:对折边沿完全重合) 
  师:把一个图形对折以后,看图形左右两部分是否完全重合,就可据此判断图形是不是对称的。这是(出示图片)马路上经常看到的左右转弯交通标志,它是对称的吗? 
  生:把这个标志对折,它的边沿完全重合,所以它是对称的。 
  (简析:教师精心创设“怎么知道图形是否对称”这一问题情境,促使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主动地去想象、推理和验证,在探究解决问题策略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了数学活动,经历了数学学习的过程,初步认识到对称的特征,获得一些判断对称的经验。) 
   
  三、动手操作,感受对称美 
  师:对称图形(或物体)是美的,生活中无处不有,用你手中的材料尽情地创作吧!可以用剪刀剪一个对称的图,还可以用七巧板摆出一个对称图形。 
  (学生进行拼摆、剪贴活动。) 
  师: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同学们的作品。(图略) 
  生1:这是我剪的小雪花,它有六个,对折后完全重合,它是对称的。 
  生2:这是我剪的艾菲尔铁塔,它也是对称的。 
  生3:这是我摆的小帆船,画在纸上再剪下来,可以证明它是对称的。 
  生4:这是我摆的小鱼,也能用“对折法”说明它是对称的。 
  生5:这是我摆的“火箭升空” 
  师:同学们创作了这么多具有对称性的作品,每一件都很美。 
  (简析:在观察、制作的基础上,学生通过想象、联想,寻找生活申的对称现象,“创作”对称作品,感受对称美,感悟对称美遍布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 
   
  四、全课总结,延伸 
  师: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知道怎么判断图形是对称的。 
  生2:我学会了用对折的方法画对称图形。 
  生3:我知道了生活中有许多对称现象。 
  生4:我学会了用不同的方法证明图形是对称的。 
  生5:我觉得数学真有意思。 
  生6:我觉得对称的图形特别美,我准备回家再学着拼摆一些对称的东西。 
  生7:我想利用“对称”做个小挂件,装饰屋子。 
  师:“对称”的图形或物体真的很美,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服装、家具、交通工具、建筑等各种设计中。希望大家能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进行创作,把我们的环境装扮得更美丽。 
  (简析:学生的肺腑之言,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对称美,受到了美的熏陶,有效地落实了“三维目标”,将美育延伸到了课外,延伸到了现实生活中。) 
   
  。院丰台分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