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约分”教学导入设计

时间:2016-10-2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导入设计] 
  师:一个蛋糕店师傅招收学员时出了这样一道题目:请你在最快的时间里切出一块蛋糕的12/18,要求切得比较均匀。今天老师也拿这个问题来考考你们,看看在座的同学有多少能被选中。 
  师: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白纸。表示出这张白纸的12/18,想一想怎样做? 
  (学生动手操作出结果,展示并解说) 
  生1:我是把这张白纸平均分成了18份(沿长平均分成6份,沿宽平均分成3份),表示这样的12份是12/18。 
  生2:我也是把这张白纸平均分成了18份,表示这样的12份。但我是沿长平均分成了9份,沿宽平均分成2份。 
  生3:我是把这张白纸平均分成6份,表示这样的4份,也相当于12/18 
  生4:我是把这张白纸平均分成3份,表示这样的2份。也与12/18一样大小。 
  师:从上面这几位学生的发言中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让生通过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找出一组相等的分数: 
  12/18=4/6=2/3 
  师:这一组分数有什么特点? 
  生:三个分数的值是相等的。 
  师:通过上面结论我们知道,要在最快的时间里切出一个蛋糕的12/18,其实也就是切出这块蛋糕的2/3,这样就可以用最快的时间切出题目所要求的蛋糕来! 
  师:同学们真能干,下面请表示出一张纸的8/24有多大,看谁做得快? 
  多数学生把一张纸平均分成3份,表示这样的1份。 
  师:刚才把12/18改写成4/6、2/3,把8/24改写成1/3,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生1:容易表示出较复杂的分数。 
  生2:很容易看出分数的大小。 
  生3:两个比较复杂的分数化简以后,比较大小容易些。 
  生4:化简后计算简便。 
  师:同学们的见解都有一定的道理,我们把以上化简的过程,称为约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约分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约分) 
  [设计分析]本节课是以问题形式来进行导入的,这种导入方式方法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所要解决的疑问之中,使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触及学生的心需要。为了凸显约分的价值,用如何切蛋糕来外化分数大小的本质。通过操作,学生经历了约分的过程,体验了约分的好处。感受了数学学习的在魅力,享受了诗意的数学学习过程,完成对所要学的知识的建构。当学生经历操作后进行交流,通过比较、分析找到了优化的方法,在选择中激起了对“约分”的自发需求。 
  动手操作有助于体验和培养数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动手操作,经历了对事物的认识过程和问题的探究过程,就能让学生更好地实现对数学知识的建构和理解。就让学生操作然后交流找到合理的,优化的,方法。学生弃繁去简地表达12/18等分数的大小,经过了分析、比较、想象等内部加工活动和折、画、涂等物化活动,将这些数与他们所表示的实际含义建立联系,在现实背景下准确、快捷地明白了约分的道理。 
  创造性的行为总是在一个轻松、自由、自主的环境下表现出来的。所以,教师让学生动手操作时不能规定过于刻板的程序。其中,设计好问题并进行有效的引导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