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反思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4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4年级“数与代数”的部分内容。本课的学习,目的是要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并掌握路程

时间:2016-10-25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4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4年级“数与代数”的部分内容。本课的学习,目的是要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并掌握路程、速度与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求速度这个问题学生并不陌生,可以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概括,完成这一教学目标。因此,本课的难点是学生对“速度”这一抽象概念的理解。学生在生活中,对“速度”的感知是模糊的,没有形成模型,是需要经过学习逐渐明确的。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①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速度”以及“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②利用画线段图的方法理解题意。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在求知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自主探索中品味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对“速度”概念的理解。 
  教学策略: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学生喜欢的教学情境,唤起学生思考、探究的欲望; 
  2 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独立思考空间,让他们自主探究新知; 
  3 分散难点,从直观形象逐步归纳成抽象概念,再把概念引向纵深; 
  4 贴近生活,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 
  5 用多媒体课件直观演示,增强感染力。 
  教学流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由形象到抽象 
   
  师:同学们,这是我们学校春季运动会的比赛现场。各位小运动员都在为班级争取荣誉。(多媒体再现生活情境——校运动会比赛现场。) 
  师:在这次运动会中,我们将选出一名运动员作为“田径之星”,你们认为应该怎么选呢?(生答略。) 
  师:让我们来看看运动员的成绩表。(课件出示运动员的比赛成绩表。) 
  师:你们认为谁能成为“田径之星”,能说你的理由吗?(生答略。) 
  师:说得很有道理,那么下面还有一组运动员的成绩表。同学们再看一看。 
  师:这些同学中谁能成为“田径之星”呢? 
  师:出现不同意见了,可学校只选—名“田径之星”,那我们怎么办呢? 
  生:800÷4=200(米)720÷3=240(米) 
  师:这两个结果分别表示什么呢? 
  师:我们可以借助线段图来表示这几个数量之间关系。 
  师:以小鹏为例,我们用一条线段表示他跑的路程是800米,谁能试着说一说另外两个数量怎样在图中表示呢? 
  (生说,师板演。) 
  师:(在线段图上指出。)我们把小鹏4分钟跑的距离称为“路程”,4分钟称为“时间”,每分钟跑的路程称为“速度”,已知路程和时间,怎样求速度? 
  生:路程÷时间=速度。(师板书。) 
  师:每分跑200米,是速度的一种表示方法。也可以这样来记,小鹏跑步的速度是200米,分,读作200米每分。这里的速度单位是由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组成的,中间还有一条向右倾斜的线。 
  师:同学们能不能也像老师这样,用线段图表示出第二个算式中的3个数量。 
  (生画线段图,汇报。) 
   
  二、联系生活实际,丰富已有感知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关于速度的信息。你们看,这是老师收集到的一些有关速度的信息。(课件出示信息。) 
  师:从这些关于速度的信息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表示运动物体速度的共同特征。强化了对速度的抽象理解。) 
   
  三、提供思维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师:在同学们的认可下,小宁被光荣地评为学校的“田径之星”。接下来,小宁有两个问题需要大家帮助解决,你们愿意吗? 
  师:大家算一算,小宁5分钟能跑多少米,小宁跑2640米,需要多长时间。(生答略。) 
  师:路程、速度与时间3个数量之间还有怎样的关系? 
  (生讨论,通过补充、质疑加深了对新知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