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与反思

时间:2016-10-25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5年级上册第2单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操作活动,经历推导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能运用公式计算相关图形的面积,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发展学生的观察、操作、推理、交流能力;培养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克服困难的精神;感受数学的美。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培养学生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个小组一个用4根纸条围成的框架,每人实验报告一份,每人一张平行四边形纸片、剪刀、透明方格图。 
   教学流程: 
   一、尝试发现 
   (一)环节目标 
   通过操作激发学生兴趣,将新旧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突出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从而自然引入到面积的探究中。 
  (二)环节设计层次: 
   1.在每个小组的桌面上都摆着一些用4根纸条围成的图形,下面就先请同学们玩一玩,看看你能发现什么。将你的发现与同组的同学说一说! 
   
  2. 学生汇报发现。 
  (三)可能性预设 
   预设1:学生发现拉动框架的对角,它的形状发生了改变,一会儿是长方形,一会儿是平行四边形,但是它的周长和面积没有改变。 
   预设2:学生发现只有当框架4个角成直角时,才是长方形,这时围成的面积最大。当拉成平行四边形时,它周长虽然没变,但面积越来越小。 
   预设3:少数同学认为面积不变,多数同学认为面积变小。 
  (三)预设应对: 
   预设1的应对方案:周长没变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测量验证,而面积是否变化怎样验证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板书课题。) 
   预设2的应对方案: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大小跟哪些条件有关?怎样计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板书课题。) 
  预设3的应对方案:有的同学说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面积没变,有的同学说面积缩小了,到底谁说的对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板书课题。) 
  二、尝试探究 
  (一)环节目标 
  本环节让学生经历猜想、操作、验证、发现等环节,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来验证自己的猜测,得出正确的结论。通过剪、移、补的方法,经历转化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的过程,不仅验证了公式,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中掌握了转化的数学思想。 
  (二)环节设计层次 
  1.学生猜测,思维开放。(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发散的状态中。) 
  (1)请同学们大胆地猜一猜,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大小跟哪些条件有关。 
  可能性预设: 
  预设1: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大小是由它的底和高决定的。 
  预设2:学生猜想不准确。 
  预设应对: 
  预设1的应对方案:教师演示课件,证明同学们的猜想正确。 
  预设2的应对方案:教师演示课件。 
  动画演示: 
  ①平行四边形底不变,高扩大和缩小; 
  ②平行四边形高不变,底扩大和缩小; 
  ③平行四边形底和高同时扩大和缩小。 
  引导学生观察,通过师生交流得出正确结论。 
  (2)请同学们再猜一猜,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跟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可能性预设: 
   预设1:底×高 
   预设2:底×底 
   预设3:高×高 
   预设应对: 
   出现预设1的可能性极大,因为学生已经学过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所以很自然地猜测底×高。即使出现预设2、预设3或其他猜测,教师不急于作出评价,将学生的猜测板书,让学生在探究中自我反思、自我修正。 
   2.自主探究,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1)下面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的平行四边形纸片,利用手中的工具,采用你喜欢的方式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并填写实验报告单。 
  (学生操作,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进行学法指导。) 
   可能性预设: 
   学生之间存在差异,能力强的学生能够很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可能会一时找不到研究的方向。 
   预设应对: 
   投影出示自学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