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与评析

时间:2016-10-25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九单元“倍数和因数”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掌握找一个非零自然数的倍数与因数的方法,发现一个非零自然数的倍数和因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以及一个非零自然数的倍数与因数个数的特征。 
  2 让学生初步意识到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即倍数和因数的角度来研究非零自然数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与抽象概括的能力,体会数学学习的奇妙,对数学产生好奇心。 
  教学重点: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从倍数和因数的意义出发,寻找一个非零自然数的倍数与因数。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师:自然数是我们在数的王国中认识的第一种数,今天我们将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即倍数和因数的角度来研究自然数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板书课题:倍数和因数) 
  [评析:课始直接进入主题,揭示本节课新知识研究的方向,使学生产生探究新知的心理需求。] 
   
  二、教学倍数和因数的意义 
   
  (屏幕出示12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师:用这12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能拼出一个长方形吗?(生:能)你能用一道乘法算式,表示你拼出的长方形吗? 
  生:我可以拼出一个3×4的长方形。 
  师:你们猜猜看,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长方形? 
  生:每排摆3个正方形,摆4排;或每排摆4个正方形,摆3排。(课件演示学生所猜的长方形,并让学生明白这两种拼法其实是相同的) 
  生:我还可以拼出一个2×6的长方形。 
  生:我还可以拼出一个1×12的长方形。(师问法同上,略) 
  师:同学们可别小看这三道算式,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将从研究这三道乘法算式拉开帷幕。 
  [评折: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让学生根据所列乘法算式猜想可能拼成的长方形,大屏幕随之展示学生猜想的长方形,更加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师:根据3×4=12,我们可以说(屏幕出示):12是3的倍数,12也是4的倍数;3是12的因数,4也是12的因数。 
  师: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感受一下。 
   
   
  师:你读懂了些什么?(引导学生感知什么是倍数、什么是因数,即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明白在乘法算式中,积就是两个乘数的倍数,两个乘数就是积的因数) 
  师:请你从6×2=12和12×1=12这两道算式中任选一题,用上面的话说一说。 
  师(出示18÷3=6):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为什么? 
  生:因为18/3=6可以改写成3×6=18,所以18是3和6的倍数,3和6是18的因数。(引导学生明白根据乘除法的互逆关系,在除法算式中也可以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屏幕出示:4是因数,24是倍数。 
  师:这句话对吗?(让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是两个数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必须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师:我们再看屏幕上这三道乘法算式(1×12=12、2×6=12、3×4=12),善于观察的同学一定发现在这三道乘法算式中。我们其实已经找到了12的所有因数,你知道都有哪些吗?(引导学生说一说) 
  屏幕出示一组数:36、4、9、0、5、2。 
  师:请你从这组数中任选两个数,用倍数和因数的关系来说一说。(生可能会选36和4、36和9、4和2这几组数) 
  设疑:(1)为什么不选0呢?(让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是针对非零的自然数)(屏幕演示将“0”去掉) 
  (2)为什么不选5呢?(例如36和5,因为找不到一个自然数和5相乘能得到36,或者36除以5有余数)(屏幕演示将“5”去掉) 
  (3)去掉了0和5,剩下的这些数和36有什么关系呢?(它们都是36的因数,或36是它们的倍数;当然,36也是36的因数,36也是36的倍数) 
  [评析:倍数和因数意义的学习层次分明。(1)猜想:由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