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剪一剪”教学设计

时间:2016-10-25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标教材第4册。 
  教材分析: 
  这部分教材取材于中国民间传统的手工艺“剪纸”,设计了两个比较简单的剪纸活动。通过这个活动,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初步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这个活动主要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剪一剪,剪出有规律的图形,结合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的认识,并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教材还提出了一些启发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剪纸过程中图形的形成进行简单的推理。另外,教材也留给学生创作的空间,学生可以自己设计其他的图案,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初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剪一剪,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感受图形的平移和旋转。 
  2.通过观察图形的形成过程,探索剪纸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初步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剪出漂亮的图案,体验成功的快乐,初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 
  教法学法: 
  《剪一剪》是一节实践活动课,以学生为主,凭借教师的讲解和演示使学生掌握剪纸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感受图形的平移和旋转。根据学生活泼、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教学中我采用提问法、演示法、直观教学法、讨论法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能力。 
  让学生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促进学生眼明手巧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他们的耐心、细致、整洁、有计划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画和剪1个小人,2个、4个连续的小人。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难点:找“纸对折的次数增加与小人个数的增加之间的关系”的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彩纸、剪刀,铅笔。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课前要收集一些剪纸艺术作品,在欣赏这些美丽剪纸作品的同时,让学生感知剪纸里藏着许多与数学知识有关的小秘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组织实践 
   
  (出示一个小纸人的图形。) 
  师:你们知道老师是怎样剪出来的吗? 
  (追问:为什么只画半个小人,就能剪出一个完整的小纸人?引导学生讨论。) 
  展示把对折2次在不开口的这边画出半个小人的过程,请大家猜一猜能剪出几个小纸人。纸对折3次后,再次请学生猜又能剪出几个小纸人。 
  师:下面请同学们按自己的想法动手试一试剪出4个连续的小纸人。(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注意收集出现不同问题的作品。) 
  师:同学们看看这些有不同问题的作品,请你们在小组里讨论一下,找出原因,并提出改进的方法。 
  小结:看来要剪出完整的、连续的小纸人,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请大家以后要注意这些问题,同时总结剪纸要注意的几点,及折纸次数与剪出的小纸人的个数之间的规律。大家愿不愿意自己动手来剪一个连续的8个小人的图形或更多的手拉手的小人呢? 
  (这个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落实课标中第一学段中的具体目标:发现给定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体现本课的教学重点:怎样才能剪出几个连续的小人;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难点:纸对折的次数增加,小纸人的个数也不断地增加,而且正好是原来的两倍,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观察探究 
   
  (展示4个围成一圈的小纸人图样,引导学生观察。) 
  师: 这些小纸人和我们刚才剪出的小纸人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观察书上操作图。 
  按照示意图做示范,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剪出图形来。 
  动手前提问:要剪出4个围成一圈的小纸人,要把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 
  当学生动手操作时,提示需注意的几点:找准画小人的位置。关键看头的方向。 
  (设计探究这一环节,是根据学生活泼、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在探究怎样剪出4个围成一圈的小纸人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同时落实了课程标准总体目标中提出的“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体验出数学活动中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 
   
  四、应用拓展 
   
  组织学生总结:剪这些小纸人的图案,运用了我们学过的什么知识?(轴对称、平移、旋转的知识。) 
  (总结后安排学生课后设计并剪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