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方程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充分经历数学概念的构建过程

时间:2016-10-25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教学目标: 
  1.借助情境经历方程模型的建构过程,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明白方程与等式间的联系和区别,会用方程表示数量间的等量关系。 
  2.培养观察、描述、分类、抽象、概括、应用等能力,渗透分类、集合的数学思想。 
  3.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逐步养成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抽象数学式子 
   
  1.认识天平。 
  师(出示天平):同学们,这个工具你们认识吗? 
  生:天平。 
  师:大家对天平有哪些了解呢? 
  2.感知平衡。 
  师:现在有一台天平,仔细观察,你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天平所处的状态吗?(多媒体呈现:天平保持平衡,左边有两瓶各重200克的墨水,右边有一杯400克的水) 
  师:你能说说这样列式的理由吗? 
  师:等于号用得很好。能用数学符号来表达理解是非常重要的能力,以后我们要经常会用符号来表达数学理解。 
  [思考: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比较难以构建抽象的数学概念,只有将数学与现实背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才能促使学生充分参与数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富有生命力的数学理解。通过天平来引导学生思考“怎样用式子来表示平衡关系”,很好地激活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生活经验提炼到数学化的层面上来。] 
  3.抽象式子。 
  (1)师:如果现在拿下左盘的一瓶墨水,你觉得天平会怎么样? 
  师:那现在这种状态,你能列式吗?在草稿纸上写一写。 
  师: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为什么这里不用等于号? 
  (2)师:这儿有一个手机,它的重量不知道。如果现在把这个手机放入左边的托盘里,你觉得天平会怎样? 
  师:你们看得懂他的意思吗? 
  师:你们比较喜欢用哪种方法来表示未知数? 
  (3)师:手机放入左盘后,到底是什么情况呢? 
  (投影展示:天平不平衡,左边轻,右边重) 
  (4)师:如果现在一定要让天平保持平衡,你有什么方法? 
  师:也就是说,可以改变左边或右边的重量,使天平平衡。如果在左边的托盘里再放入一个同样重的手机,天平刚好平衡,现在这种状态你能列式吗?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21:2x表示两个手机的重量。数字和字母相乘时,可以省略乘号。 
  师:如果把天平右盘的水倒出y克,使天平平衡,你能列出式子吗? 
  生22:200+x=400-y。 
  [思考:如何让学生充分地参与自主构建方程概念的全过程,是展开教学的立足点。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搭建开放的对话平台,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手段。为了培养学生能用数学符号来表示数量关系,让学生比较准确地抽象、刻画出方程的意义,巧用天平这个背景给学生呈现了丰富的学习材料,使他们充分感知到平衡与不平衡状态下的不同式子表达、未知数的不同表达方式、多种含有未知数的式子等。] 
   
  二、引导分类,概括方程概念 
   
  1.师:现在我们列出了很多式子,你能按一定的标准把这些式子分类吗?有困难的可以同桌合作。(出示如下算式) 
  200+200=400 ?摇200×2=400?摇 200<400 
  200+x>400?摇200+x=400?摇200+x<400 
  200+a=400?摇200+a>400?摇200+a<400 
  200+2x=400?摇200+x=400-y 
  2.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分类结果。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分法说给大家听听? 
  师:像这些用“=”连接的式子都是等式。像这些不用“=”连接的式子不是等式,可以叫不等式。 
  4.师:如果把这些等式再进行分类的话,还可以怎样分? 
  师:这一类式子(指方程)与其他式子相比,有什么特点? 
  师:像这种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师:你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思考:学生自主构建数学概念,需要经历一个观察、类比、抽象、建模的过程。促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具体感知中抽象出数学模型,达到内化的目的,比较、分类是较好的办法。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学生不仅明晰了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而且把知识教学延伸至数学能力的培养和数学思想的渗透。] 
   
  三、举例辨析,体会方程意义 
   
  师:看来,大家已经认识方程这个新朋友了。那么,你能举几个方程的例子吗?写在自己的本子上,最好能写出形式不一样的方程。 
  师:小组交流一下,看是否写对。(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愿意来说一说自己写的方程?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检验。 
  …… 
  [思考:深化数学概念的理解,引导学生举例判断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举例辨析这一过程,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方程意义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思考与合作讨论的能力。] 
   
  四、巩固练习,应用与拓展 
   
  1.判断辨析。 
  师:下列哪些式子是方程?(学生判断) 
  师:x-14>72为什么不是方程? 
  师:35+65=100已经是等式了,为什么它不是方程? 
  师:哪两个条件?你能说具体点吗? 
  师:我发现大家修改的时候都有一个共同点,你发现了吗? 
  生6:都是加上“=”,因为它已经含有字母了。 
  2.看图列方程。 
  (书本第89页第1题,共6小题) 
   
  五、小结(略) 
   
  [思考:深刻构建起数学概念,需要有一个充分解释和应用的过程。这个环节的安排就是使学生在理解方程意义的基础上,实现进一步深化、应用的过程。判断题中对不是方程的式子的合理解释,使学生进一步明晰了方程的意义,深刻建立起数学模型。通过用方程来表示图例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使学生体会到方程的本质是表示等量关系,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了认知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