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新理念 新教材 新课型:单元主题图――《小动物上学》教学设计

时间:2016-10-26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新理念·新教材·新课型:单元主题图
  --《小动物上学》教学设计
  执教:浙江省杭州市胜利小学  陈婧婧
  合作:杭州上城区教师进修学校  唐彩斌
  教材分析
  《现代小学数学》新读本致力于构建主题化设计与开放性学习相统一的教学模式,以数学主题活动为主线,将结构性的数学知识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加以整合,把《数学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相联系,有机地组成一个一个主题,按照儿童的认知规律,力求以学生的生活实际或者学生喜闻乐见的场景为背景,以数学问题为切入口,展示丰富多彩的数学世界。单元主题图是新读本的一个特色,即在每一个单元的起始以主题图的形式创设学生喜爱的情境,落实数学教育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强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学会"数学地"思考问题,系统生成,自主建构。
  本课例选自一年级上册,单元的知识点是比轻重,比长短、比高矮,教材创设了"小动物上学"的主题图情景,(如下图)。教材通过呈现直观的图示,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提问,交流,感受到生活中"比较"的必要,感受到量的相对性,渗透数学思想的相对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目标
  经历对主题情景图的观察与讨论,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形成整体的认知,为自主建构知识体系作准备。
  经历提出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初步感受"轻与重、长与短、高与矮"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初步感知比较的方法。
  呈现有趣的场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轻松引入。
  师:小朋友,现在我们已经是小学生了,我们每个人都要来学校上学,动物王国里的小动物,也和我们一样热爱学习。今天,他们也要去"动物学校"上学。现在正在路上,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出示主题图)
  师:请你仔细地观察一下,有哪些小动物要去上学?
  生1:长颈鹿、小羊、猴子、小熊。生2:大象、熊猫、斑马。
  【注析:这个问题可以说比较简单,但作为课堂的开始,为了增强学生提问和发言的信息,设计这个问题是遵循由易到难的难的原则,如果一开始就比较难,可能会影响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师:它们在上学路上会碰到哪些问题呢?请小朋友们静静地观察,根据主题图提出一些问题来。
  学生先独立准备问题,然后小组交流。
  师:已经有同学发现问题了,现在请你把问题说给你们小组里的伙伴听一听。
  教师在小组中进行巡回,适时参与小组的讨论或倾听。
  【注析: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我们更需要在时间上保证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思考,有充足的时间讨论和交流。】
  二、自主提问,随机生成。
  (一)看与说
  1、学生汇报问题,教师适当地进行归类记录
  师:小朋友们,刚才大家把自己提出的问题在小组里进行了交流,你们小组有哪些问题是很有价值的,请你们推荐推荐,看看能不能把提出的问题推荐到"问题宝库"中。
  生1:大象怎么去上学?生2:大象坐船会沉吗?生3:熊猫他们乘哪条船?
  生4:长颈鹿脖子那么长能过山洞吗?生5:斑马走哪条路?
  ……
  教师板书记录时,将有关斑马上学路上的问题写在一起,长颈鹿和大象的亦同。
  【问题宝库,怎样鼓励学生乐于提问,敢于提问,需要一种激励评价机制,设计"问题宝库",就象是"光荣榜",能把自己的问题写到问题宝库是光荣的。同时,也借此来引导学生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对于非数学问题,我们应该在保护其提出问题积极性的同时,注意引导。】
  2、教师选择与主题图有关的几个问题进行解决
  师:好,看来我们小朋友观察得很仔细,帮小动物们在上学路上发现了那么多的问题,现在它们正赶着去上学,那就先来帮它们解决这些问题,你们愿意先帮谁来解决问题呢?
  学生选择,教师点击相关路径进入。
  生:大象。师:大象和小熊乘船去上学,刚才有小朋友问"大象坐船会沉吗?",你们觉得怎么样?生:坐小船要沉,坐大船不会沉。
  师:为什么?生:大象太重了。师:谁来坐小船呢?生:小熊。师:大象坐大船,小熊坐小船。这说明什么?生:大象重,小熊轻,大象要比小熊重。
  教师板书:轻  重
  大象坐上大船,小熊坐上小船,他们平平安安去上学。我们接下去再帮谁解决问题呢?
  生:长颈鹿。 师:刚才有同学问"长颈鹿脖子那么长怎么过山洞呢?"怎么办?
  生:可以弯下来,弯下来就可以过去。师:小羊与长颈鹿一起坐车的需要弯下来吗?为什么?
  生:小羊不要的,长颈鹿高,小羊比长颈鹿矮。师:哦,原来它们的身高有高矮。
  教师板书:高、矮
  师:通过比较我们也帮长颈鹿想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哎呀,还有斑马呢,马上就要上课了,斑马该过哪座桥?
  生:直的那座桥。师:为什么要走直的呀?
  生1:直的比弯弯曲曲的要短。生2:走直的快。
  师:看来,原来这两条路有长短。
  教师板书:长、短
  师:我们小朋友积极动脑筋,通过比较轻重、高矮、长短帮小动物们顺利地解决了上学路上的这些数学问题。真能干!
  【注析:轻重,高矮,长短,三个不同的知识块,根据课堂中学生的提问随机生成,教学流程不以线型预设,而是块状呈现。】
  (二)做与玩
  1、师: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数学问题,请你找一找,能不能找到比较轻重的问题?
  生1:橡皮比铅笔盒轻(学生随手拿着实物)
  师:你是怎么比较出轻重的?学生用手掂一掂表示。
  师:你用掂一掂的方法比较出它们的轻重。哪个重?生1:铅笔盒。
  师:掂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生1:重、沉。
  师:谁再来比较一下。生2:铅笔比书轻。生3:铅笔盒比书重。生4……
  师:同学们很会比较,老师这里也有两样东西,请你们帮忙比较一下(教师出示一块大大的塑料泡沫和一块小小的石头),你猜猜谁重?谁能比较出哪个重?
  请一个学生上台比较轻重。
  生1(掂一掂):石头比塑料泡沫重。师:看来有些同学不相信,再请一个同学来比较一下。
  生2(掂一掂):石头比塑料泡沫重。师:看来比较轻重,光看大小行吗?
  生:不行。
  师:老师这里还有两个一样大小的球,看看这两个球大小相同,应该是同样重的吧,是吗?
  请一个学生上台比较轻重。
  生1(掂一掂):铁球比乒乓球重。师:再请一个同学来证实一下。
  生2(掂一掂):铁球比乒乓球重。师:看来它们大小相同轻重却不一样。
  师:我们用手掂掂就比较出了轻重,你觉得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比较出它们的轻重吗?
  生:用秤称。师:不错,用秤可以更准确比较出轻重。
  【注析:课堂上的学习就地取材,学生信手拈来,切身感受到生活处处是数学。教师适时创设一些情境,引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