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让学生真实地触摸数学

时间:2016-10-2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怎样才能让学生真实地在生活中触摸数学?3月12日,我校二年级学生开展了以“我们去植树”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下面就以这次活动为例,谈谈我们是如何让学生最近距离地感受数学的。 
     
    未雨绸缪 
     
    为了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让“我们去植树”能融合各门学科的内容,活动前,我们二年级数学教师集中在一起,就“植树节活动如何与数学教学相结合”进行了研究、讨论,为学生设计了作业,共有四个数学问题: 
    1 分组问题。我们班共有学生多少人?植树时每几人分成一组?共分成几组?有没有剩余的同学?如果有,剩余的同学怎么办? 
    2 植树问题。我们班一共领到了多少棵小树苗?平均每组分到多少棵?平均分后有没有多出几棵?如果有,多出的小树苗是怎么分配的? 
    (注:以上两个问题的设计正好与我们刚刚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结合起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有余数除法在生活中的运用。) 
    3 统计问题。把二年级8个班植树的情况进行统计,算出一共植树的棵数。 
    (注:这个问题有效地巩固了去年学习的统计知识,让学生感受到统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4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你还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这些数学问题是怎样解决的? 
    (注: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旨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问题紧密结合学生的活动情况进行设计的,而且在活动前就让学生预先了解,这样就能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能主动地搜集材料,细心地观察,从而为解决数学问题准备好第一手资料。 
     
    趁热打铁 
     
    在学生植树回来后,我们就趁热打铁,让他们完成预先准备的题目。前面三个问题的解决非常顺利,因为学生早已收集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数据,因此解答起来非常轻松。而在解决第四个问题时,课堂上出现了异常精彩的场面。实录如下: 
    师:在植树过程中你们还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 
    生1:我发现了车费问题。我们每个小朋友交了6元车钱,我们班一共有47个小朋友,那么,我们一共交了多少钱? 
    生2:我可以算6+6+6……把47个6加起来。 
    (学生都笑了) 
    生3:这样算太麻烦了。应该用乘法算,6×47,可是我不会算。 
    师:是呀,这是一个一位数乘两位数的问题,我们还没有学过,该怎么算呢?请小朋友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2分钟后) 
    生1:我们可以把47个小朋友看作是50个小朋友,6x50=300(元),6x3=18S(元),300-18=282(元)。 
    (全班响起了掌声) 
    生2:我们也可以先算40个小朋友一共交了多少车钱,再加上?个小朋友的车钱,即6X40=240(元),6×7=42(元),240+42=282(元)。 
    (小朋友都赞同地点点头) 
    师:小朋友可真了不起,这么难的题目都会算了,老师告诉你们,这可是三年级的知识,看来只要我们肯动脑筋,什么问题都难不倒我们。谁还想提出数学问题吗? 
    生3:我们植树的时候是种在一块长方形地的四周,我数了一下,长的两条边上都种了25棵树,短的两条边上都种了12棵树,我的问题是这个长方形地的四周一共种了多少棵树? 
    生4:这好算,只要把四条边上的树力,起来就行了,即25+25+12+12=4(棵)。 
    师:有没有不同意的呢? 
    学生沉默。 
    师:我来补充一点:四个角落都种上7树。 
    师:这也是一个难题,小朋友可以自己在随练本上画画图,也可与同桌小朋友商量。 
    (2分钟后) 
    生1:通过画图我已经算出来了,是70棵。先算25+25=50(棵),这时候,每条短边上不能再算12棵,因为有2棵已经算过了,所以只能算10+10=20(棵),即50+20=70(棵)。 
    生2:我的想法跟他不一样,我是先算连加25+25+12+12=74(棵),再算74-4=70(棵),因为有4棵树苗已经算了两次。 
    师:小朋友都听明白了吗?让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他们。是呀,当我们碰到问题时,只要能动脑筋、想办法,问题就一定能解决。 
     
    心潮澎湃 
     
    这节课上完后,我惊呆了,我为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而激动,但我更为他们想出的解决办法而感动,这么难的两个问题,竟然靠着学生自己的本事解决了,他们真是太了不起了。 
    细细思索,本节课成功的最大原因是,这些问题都真真实实地来自学生本身。因为当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热情。以上的教学片断,与其说是学生在解答“算车钱”和“算植树棵数”两个难题,倒不如说是在做身边的两件事。虽然这两个问题凭着二年级学生现有的水平,解决起来有些困难,但因为这两个问题是学生身边真实发生的,让他们感到亲切、自然,理解起来也更加容易,在小组的合作下,通过画一画、数一数、想一想,问题都被学生攻克了。 
    《新课程的教学观》一书中指出:“低成效的教师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讲解书本知识绕来绕去,使学生越听越糊涂,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未能使学生在所学的书本知识与个人生活经历之间建立一种认知联系;而优秀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是千方百计地“化简”书本知识,下最深的工夫去研究书本知识与生活世界的联系,从而能够借助于鲜活的生活案例用最浅显的语言和最巧妙的办法去帮助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认知。”让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多地把学生带进现实生活里,让学生用数学知识和数学的思维方法去看待、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真正建构起富有个性的数学认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