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体验・感悟・提升――比例尺教学设计

时间:2016-10-2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教学内容:浙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P55~58(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会根据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求比例尺,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感受数学,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比例尺的应用。 
  教学难点:比例尺的实际意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感悟比例尺 
  1.(课件播放学生进行篮球比赛的情境)请你们估计一下篮球场的长和宽。 
  2.(课件播放师生测量篮球场的长和宽的画面)篮球场实际长26米,宽14米。 
  3.你们能照样子把篮球场画在本子上吗?(师巡视) 
  生1:这么大的篮球场,能画在这么小的纸上吗? 
  生2:只要把长和宽按一定的标准缩小即可。 
  …… 
  [设计意图:“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以上片断中,将创设情境的“触角”延伸到了篮球赛场地,精彩的场面让学生产生了急切想知道篮球场地大小的欲望,自然地进入到新知的探究中。此外,“照样子画篮球场”是学生在美术课早已学过的内容,但以此为本节课的开始,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了比例尺的作用。] 
  4.展示学生的作品。 
   
  (1)哪个篮球场图画得更像一些?为什么? 
  (2)根据你自己画的图量一下长与宽,再计算一下长和宽分别缩小了多少倍? 
  (3)通过计算,你们发现什么? 
  生3:从计算结果看,图A的长和宽缩小的倍数差距较大,所以看上去画得不像;而图B的长与宽缩小的倍数接近,所以看上去较像。 
  (4)想一想:怎样才能画得更像? 
  生4:长和宽缩小的倍数要一样,即比例相同。 
  (5)课件展示篮球场准确的平面图(长5.2厘米,宽2.8厘米)。请你们帮老师算一算,长和宽分别缩小了多少倍? 
  生5:长缩小2600÷5.2=500(倍),宽缩小1400÷2.8 
  =500(倍)。 
  (6)当长和宽缩小的倍数相同时,篮球场的平面图就十分逼真。由此可见,要真实地反映情况,画图时就必须要有统一的标准,这个统一的标准就是比例尺。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画篮球场的过程中,真实地感受到比例尺的作用,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比例尺的兴趣,又理解了比例尺的意义。] 
   
  二、结合实际,理解比例尺 
  1.课件中的长方形是按缩小500倍来画的,我们就说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500。 
  2.比例尺1∶500,你们从中能获取哪些信息? 
  生1: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500倍。 
  生2: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500。 
  生3: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500厘米。 
  3.什么是比例尺?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比例尺通常写成前项是1的,一幅图一般只有一个比例尺。 
  4.学校修建运动场,在设计图上用25厘米长的线段表示操场的实际长度150米,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 
  你们是怎样想的?如何计算?结果是多少? 
  生4:题中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不同,要化成相同的单位以后再把比化简。 
  生5:25厘米∶150米=25厘米∶15000厘米=25∶15000=1∶600。 
  5.在比例尺是1∶3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上海到北京的距离是3.5厘米,上海到北京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 
  生6: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求得。 
  解:设上海到北京的实际距离为x厘米。 
  3.5∶x=1∶30000000 
  x=105000000 
  105000000厘米=1050千米 
  生7:还可以这样计算:3.5÷1/30000000=105000000厘米=1050千米。 
  生8:也可以这样计算:3.5×30000000=105000000厘米=1050千米。 
  6.你们能讲出算理吗?(生答略) 
  小结:求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可以用比例解,也可用乘法或者除法计算,关键是从什么角度去理解。 
  [设计意图:运用实例,让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理解比例尺的实际含义。同时,借助于学生对比例尺的多角度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