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分数的意义”教学实录与反思

时间:2016-10-2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73~75页。
  教学目标
  1. 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经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弄清分子、分母、分数单位的含义;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
  2. 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与同伴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温故知新
  1. 创设猜谜情境。
  师:用以下成语各打一个数。
  一分为二(1/2) 百里挑一(1/100)
  七上八下(7/8) 十拿九稳(9/10)
  [反思:以有趣的猜谜引入,增添了教学情趣,拓宽了学生视域,体现了学科之间的联系。]
  2. 寻找认知起点。
  师:(指1/2、1/100、7/8、9/10)这些都是什么数?除了这几个分数,你还知道其他的分数吗?请你在纸上写一个分数,并读给同桌听。
  师:你已经知道了哪些有关分数的知识?
  大多数学生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并且会读、写分数,有的学生还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知道真分数和假分数。
  师:你还想知道什么?
  根据学生发言,揭示今天学习的内容:分数的意义。(板书课题)
  [反思:通过简短的师生对话,摸清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基础,找准了教学的现实起点。]
  二、 合作交流,探究意义
  1. 操作。
  师:1/2可以表示什么?为了便于大家研究,老师为每个小组提供了一些动手操作的材料:(一个圆片、一盒水彩笔、6只熊猫图、8朵花图等)请每人用拿到的材料来表示1/2。
  学生操作后,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并参与、指导小组讨论。
  [反思: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为每一个学习小组提供了丰富的、有结构的学习材料,尊重了学生的差异,做到了人尽其才,材尽其用。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保证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使个体参与落到了实处。同时,学生在相互倾听、相互补充的过程中,能够不断丰富自己对分数的直观感受。教师参与讨论,可以了解小组讨论的真实情况,便于有效地指导小组合作,调控教学进程。]
  2. 交流。
  师:哪一组愿意来说说,你们是怎样表示1/2的?
  生:我把这个圆片对折,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2。
  师:还有哪些同学是运用对折方法表示1/2的?
  每组的1号、2号、3号同学都把材料举了起来。
  生:3只熊猫是6只熊猫的1/2。
  生:4朵花是8朵花的1/2。
  师:(指4号同学)你是怎样表示一盒水彩笔的1/2的?
  生:一盒水彩笔有12枝,把这盒水彩笔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枝,6枝是这盒水彩笔的1/2。
  师:每盒水彩笔的1/2都是6枝吗?为什么?
  生:我用9枝表示这盒水彩笔的1/2,因为这盒水彩笔共有18枝。
  师: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材料表示了1/2,现在老师把你们说的用图表示出来(出示图:把一个圆平均分成2份,在每份中都写上1/2)。是不是这样?
  [反思:面对各个小组众多的合作学习成果,选取一组作中心发言,节约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效率。把不同材料表示的1/2用直观图表示出来,有利于学生把握1/2的本质。]
  3. 归纳。
  师:刚才同学们在表示1/2的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板书:平均分)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分的材料不同)
  师:有的是一个圆片,也就是一个物体,(板书:一个物体)也有的是一个计量单位,如1米长的绳子,(板书:一个计量单位)还有的是由几个物体组成的,如一盒水彩笔、6只熊猫、8朵花,我们称它们为一个整体。(板书:一个整体)你还知道哪些事物可以看作一个整体吗?
  生:一个班级。
  生:一摞本子。
  ……
  师: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在“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上用彩色粉笔覆盖板书:单位“1”)
  师:既然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都可以看作单位“1”,那么我们刚才表示1/2的过程就可以概括成把单位“1”平均分成2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就是1/2(板书)。1/2还可以表示什么?
  ……
  师:只要把单位“1”平均分成2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都可以用1/2来表示。
  [反思:对操作过程的回溯、反思、归纳、推演,使学生认识并理解了分数意义中的两个重要内涵:平均分和单位“1”。]
  4. 拓展。
  红
  黄
  蓝
  (1) 出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