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在问题解决中培养思维的良好品质――一道体积问题解答过程引起的思考

时间:2016-10-2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问题解决又是学生从事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面对一个具有一定问题空间的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学生的思维活动会经历一个特定的、程式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从弄清问题、明确目标到寻找方法、拟定解题计划,到实施计划解决问题,尽管我们外人似乎无法看得见、摸得着学生的内在思维过程,但整个思维过程切实地存在于学生的头脑中。
当我们静心揣摩学生数学思维的具体过程,我们还是能够把握学生思维的脉搏,并从中发现并想办法解决学生思维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不断培养学生思维活动的良好品质。下面是我在教学中实践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怎样解题表”时的具体情景:
    实例描述:
    在一堂关于体积问题的练习课上,我给学生们出了下面一道习题:
    在一个长24厘米,宽9厘米,高8厘米的长方形水槽中注入6厘米深的水,然后放人一个棱长6厘米的正方体铁块,水面上升了多少厘米?
    因为这是学完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后的第一堂练习课,所以对班中绝大部分学生来说,还是第一次见到此类体积问题。尽管如此,我并没有给予学生相应的提示,而是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尝试解答。片刻工夫之后,学生相继解决了这个问题,当然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存在困难,仍在冥思苦想而不得其解。从学生的交流讨论中可以看出学生的思维活动主要是围绕弄清问题——拟定计划——实现计划——回顾反思这个基本过程展开的,具体来说是做出了以下一些思考:
    1.“读了题目之后,明确了题中的条件、已知数,弄清了要求的问题。”
    ——从表面上看,学生已经知道了条件和问题,其实还只是文字层面的。
    2.“进行了事理、过程的想象,根据平常生活中的经验,当铁块放入水中时,水面就上升了。”
    3.“水在有形的容器中也是有形的,上升的高度其实就是什么呢?就是上升的‘长方体水形’的高度。”
    ——此时,学生已经弄清楚了问题的实质。
    4.“要求长方体的高,这是一个与体积有关的问题。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这是一个重要的公式。然而,上升的水的体积是多少呢?”
    5.“上升的水的体积也就是放入铁块的体积,这样就找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关系。”
    6.“正方体铁块的体积可由棱长×棱长×棱长求得,这也就是上升的水的体积。”
    7.“上升的水的体积(即铁块的体积)÷水槽底面积=水上升的高度”
    ——此时学生已经在头脑中买现了体积的转化,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拟定了解题计划,并付诸实施。
    面对一个新问题,学生依照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进行分析思考,调用相关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基础,成功地找到了解决新问题的金钥匙。我真为他们感到高兴!
    在后来的期末复习课中,我再次拿出了这道习题,并在其中做了一个小手脚,形成了“一数之差”:
    在一个长24厘米,宽9厘米,高8厘米的长方形水槽中注入4厘米深的水,然后放入一个棱长6厘米的正方体铁块,水面上升了多少厘米?
    初次答题过程:
    学生一看到这题,似曾相识,毫不犹豫地解答起来,由于已经有了上次成功的解答经历,这次解题可以说是毫不费劲,一会儿工夫都做完了。在交流汇报中,学生的解答过程都如下:
    6×6×6÷(24×9)=1厘米
    解答思路仍是“上升的水的体积(即铁块的体积)÷水槽底面积=水上升的高度”。
    然而“水面上升1厘米”这个答案恰恰是错误的。
学生们的答题情况是在我意料之中的,已有的认知经验导致了认知上的误区与障碍。
    再次探索过程:
    怎样让学生认识到这个答案是错误的?是老师直接指出,还是由学生通过反思回顾自己主动意识到呢?
    我采取了后者。因为在一次完整的解题过程中,自我回顾反思也是必不可少的,而这一个环节往往是学生们所忽略的,借此机会正好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回顾反思的重要性。
    让学生们反思什么呢?为了引领学生的思路,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上升后水面有多高,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们讨论开了:
  “上升后水面高度为5厘米(4+1)。”
  “铁块的高度是6厘米,铁块并没有被水浸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