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何时进行引导

时间:2016-10-2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新课程实施以来,不少教师在教学中把学生主体绝对化,一切由学生说了算,以致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了阳光下的“彩色泡沫”,而教师也逐渐迷失了方向,失去自我,成为课改实践中的一大误区。事实上。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容易发生偏离,思维难以深入,学习缺乏深度和广度,创新精神就很难得到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从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出发,准确把握引导时机,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何时进行引导呢? 
     
    一、学生缺乏兴趣时要引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积极性和学习效果的最直接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定向和动力作用。面对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学生往往缺乏兴趣,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激发。教师要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使他们感觉到学习数学是一件有意义又有趣的事情,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去。 
    例如,教学“年、月、日”时,教师提出问题:“小红今年9岁,她哥哥从出生到今年,只过了3个生日。请同学们想一想,她哥哥今年几岁?”有的学生顺口答道:“3岁。”但一想不对。小红今年都9岁了,哥哥怎么可能才3岁呢?大家疑云骤起,谁都想知道一个正确的答案。就在这时,教师笑着鼓励学生:“你们想知道正确的答案吗?自己到书上去寻找吧,相信你们一定能找到!”至此,学生的探索热情高涨,产生了学习“年、月、日”这一新知的浓厚兴趣,全身心地投入到紧张的探究中。 
     
    二、学生思维偏离时要引导 
     
    方向明确和有探究空间的问题情境,学生能自主地展开对新知的探索。这时,由于学生的年龄与认知水平的限制,他们在探索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思维偏离,走上岔道,如果任其发展,就会越走越远。课堂教学看起来热热闹闹,可实际收效甚微,甚至负效。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引导,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尽快地回到需要探索的知识上来,做到“放得开,收得住”。 
    例如,学习“等腰三角形的特征”时,教师让学生试着想办法找出等腰三角形的特征。由于学生选择了有价值的切入口进行探索,所以学习效果显著。而当教师让学生画出一个等腰三角形时,有部分学生说喜欢画等边三角形,不想画等腰三角形。面对学生一时难以完成的过高要求,教师没有被学生牵着走,而是与学生商量。在课余时间画等边三角形。教师的及时引导,避免了花时多、收效微的后果,也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整个探索过程中,教师做到扶放结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使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方向更加明确,如期达到了教学目标。 
     
    三、学生理解肤浅时要引导 
     
    学贵有疑。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些看似简单的内容,学生常会一带而过。其实,很多知识学生貌似理解但并未真懂,而这些内容往往是深化知识的关键处。这时,教师就应引导学生于无疑之处生疑,并对疑问展开思考和讨论,使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 
    例如,在学习了分数化百分数的方法后,书上有这么一句归纳性的话: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把分数化成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学生对于这种方法似乎已经掌握,觉得没有问题了。其实,学生的理解并未全面、深刻。此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这个‘通常’是什么意思?这里为什么要用‘通常’?不用行不行?”学生经过思考与讨论后,终于明白:分数化成百分数.除了先用分子除以分母化成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外,有时还可以先把分母化成100、1000……再化成百分数。这样,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就全面、深刻多了。 
     
    四、学生困惑不解时要引导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学生能自主发现、分析和解决的问题自然不必引导,而当探究的问题有相当的深度,学生通过努力仍难以解决时,表明学生正处于“愤”、“悱”状态,教师就应及时引导,使学生获得正确的结论。 
    例如,教师提问:“已知正方形的面积约是20平方厘米(如下图),你能求出圆的面积吗?”由于学生的常规思路是寻求圆的半径,可又无法求出半径而陷入僵局。这时,教师应及时引导:“正方形面积与圆的半径有什么关系?”这样的引导,犹如雪中送炭,学生很快便从困境中走出来,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及时抓住时机进行引导,学生不仅解决了问题得出结论。更为重要的是,探究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五、学生解题失误时要引导 
     
    数学学习中,学生往往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时,教师应及时引导,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指导学生重新探索,分析错误的原因所在,最终找到正确的答案。 
    例如,教学“分数应用题”后,教师有意地设计了以下练习:“一根绳子12米,第一次剪下1/4,第二次剪下1/3米,还剩下多少米?”有部分学生列式为:12×(1-1/4-1/3)。这时,教师就应及时进行引导:“想一想,1/4和1/4米、1/3和1/3米相同吗?分数不带单位与带单位所表示的意思一样吗?”通过引导,学生很快领悟到自己的列式是把÷米(数量)与÷(分率)混淆了。这时,再让学生列式,他们都能正确列出12×(1-1/4)-1/3或12-12×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