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转换角度思考问题

时间:2016-10-29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应用题的教学,在肩负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肩负着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任务。因此,在解答应用题时,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创新思维能力也得到充分的发展。 
  例:兄妹二人同时由家去学校。哥哥每分钟走90米,妹妹每分钟走60米。哥哥到校时发现忘带课本,立即按原路回家去取,行至离学校180米处和妹妹相遇。他们家离学校有多远? 
  分析:从题目中的条件看,共有两个“差”,一个是哥哥和妹妹行走速度的差(90-60),另一个是哥哥与妹妹行走路程的差(180×2)。如下图: 
  由路程与速度这两个相对应的差,可以求出两人相遇时所用的时间:(180×2)÷(90-60)=12(分钟)。 
  解法1:两人相遇时用了12分钟,那么由家到学校的路程可以这样算:90×12-180=900(米)或60×12+180=900(米)。 
  解法2:两人相遇时用了12分钟,这段路程两人共走了(90+60)×12=1800(米)。如上图所示,1800米正好是由家到学校路程的2倍,故家和学校之间的路程是1800÷2=900(米)。 
  综合算式是:(90+60)×[(180×2)÷(90-60)]÷2 
  解法3:两人相遇时用了12分钟,哥哥离学校180米,这段路他要走180÷90=2(分钟),这说明哥哥走完全程用了12-2=10(分钟),那么学校到家的路程是90×10=900(米)。 
  列综合算式是:90×[180×2÷(90-60)-180÷90]。 
  解法4:两人相遇时用了12分钟,妹妹离学校还有180米,因此她走完全程用了12+3=15(分钟),那么从学校到家的路程是60×15=900(米)。 
  列综合算式是:60×[180×2÷(90-60)+180÷60]。 
  解法5:根据题中“哥哥每分钟走90米,妹妹每分钟走60米”这个条件可知,妹妹的速度是哥哥的60/90,即2/3,说明妹妹比哥哥少走(1-2/3),且比哥哥少走180×2米。故两人相遇时,哥哥走了(180×2)÷(1-2/3)=1080(米),那么从学校到家的路程是1080-180=900-(米)。 
  列综合算式是:(180×2)÷(1-2/3)-180。 
  解法6:根据题中“哥哥每分钟走90米,妹妹每分钟走60米”这个条件可知,哥哥的速度是妹妹的90/60,即3/2。说明相遇时,哥哥比妹妹多走了3/2-1=1/2,且哥哥比妹妹多走了180×2米。所以两人相遇时,妹妹走了(180×2)÷(3/2-1)=720(米),那么从学校到家的路程是720+180=900(米)。 
  列综合算式是:(180×2)÷(3/2-1)+180。 
  解法7:根据题中“哥哥每分钟走90米,妹妹每分钟走60米”这个条件,可知两人的速度之比是90:60,即3:2。两人走了相同的时间,故相遇时哥哥比妹妹多走了3/5-2/5,又知道哥哥比妹妹多走了180×2米,所以两人一共走了360÷1/5=1800(米)。因此,从学校到家的路程是1800÷2=900(米)。 
  列综合算式是:(180×2)÷(3/5-2/5)÷2。 
  从以上的解法可以看出,把问题中的条件相互沟通转换,会得出不同的解答方法。这种训练,既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又能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