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数学练习该怎样设障引趣

时间:2016-10-29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教师设计练习题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这样,既不使学生唾手可得,也不使学生觉得高不可攀,望而生畏。教师设计的练习题要有一定的梯度,使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这样学生才会觉得乐趣无穷。现以一组练习题加以说明。 
  基本题:一个数能同时被3、4、5整除,这个数最小是多少? 
   
  x能同时被3、4、5整除,说明x是3、4、5的公倍数,并要求最小,即求3、4、5的最小公倍数,是60。 
  这道题既复习了基础知识,又为后面的发展题作了铺垫。 
  发展题:要逐步设障,层层递进,使学生在乐中攀登,发展思维。 
  (1)一个数同时能被3、4、5整除,这个数大于121,小于239,这个数是多少? 
  在上题的基础上,稍有变化,学生要灵活地运用已学知识,打破思维定势,巧妙求解。 
   
   
  x能同时被3、4、5整除,说明x是3、4、5的公倍数,并在121—239之间,可求出3、4、5的最小公倍数60,60×3=180,那么这个数就是180。 
  (2)一个数被3、4、5除,分别都余1,这个数最小是多少? 
  学生在原有知识中找到的信息是:整除——倍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这道题不属整除,遇阻,学生感到困惑。教师可引导学生先假设这个数能被3、4、5整除,如下图: 
   
  求得3、4、5的最小公倍数是60,符合题意:要60+1=61,即61就是所求的数。 
  在积极主动的探究下,学生取得了成功,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3)一个数被3、4、5整除时,分别少1、少2、少3,这个数在200以上最小是多少? 
  有了前面两道发展题为基础,学生就假设整除,求公倍数,公倍数少1,只符合被3除少1,不符合另外两个条件。前面又出现“一座山”,拦住了学生的思路,教室里先是鸦雀无声,最后个个跃跃欲试。经过多次试探、验证,学生找到了正确的结果,发现共同特点:被3、4、5除都余2。 
   
  求得3、4、5的最小公倍数是60,在200以上最小公倍数是60×4=240,都余2(被3、4、5整除分别少1、少2、少3),即这个数是240+2=242。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一个数能被3整除,被4、5除都是余3,这个数最小是多少? 
  学生运用以上方式找到了问题的解法。 
   
  3、4、5的最小公倍数是60,60+3=63,那么这个数最小是63。 
  有一学生与众不同,想法别出心裁,先求出被4、5除都余3的一串数,如23、43、63、83……在这一串数中,63又能被3整除,并最小。这样,不仅找到了问题的正确答案,而且开辟了一条新的解题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