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让“错误”成为数学教学的亮点

时间:2016-10-29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一、错误:课堂教学中正常的现象——教师要学会宽容 
   
  案例(1):千克的认识 
  教师让一个学生上台指出弹簧秤上“1千克”的位置,学生无从下手,随意指了个数字。教师叫另外一个学生来指,并没有让第一个学生回座位,而是在第二个学生指对后,又随即让第一位学生指出“3千克”在哪里,在回答正确后,才让学生回座位上。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个人都有可能犯错误,更何况是各方面都尚未全面发展的儿童呢?作为教师,绝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去要求学生,更不必去追求学生的绝对正确。在上述案例中,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不能认出弹簧秤中的“1千克”在哪,出现指错现象。这是正常的。因为在很多公共场合中使用的是电子秤,弹簧秤学生难得一见,错误在所难免。当学生犯错时,教师应采取宽容的态度,而后又提供一次更正的机会,鼓励学生通过思考问题来发展自己的推理能力,获得正确的认识。 
   
  二、错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资源——教师要善于预设、生成、延伸 
   
  教师应该庆幸学生的犯错,因为学生吸取今天的错误教训后,便可争取明天的成功。况且,以人为本的思想也要求教师要用一颗平等心、宽容心对待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教师要做到巧妙、合理地利用“错误”资源,使学生在三维目标上得到发展。 
   
  1.主观预设,让错误成为预设性教学资源。 
  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应该可以预见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在备课时,教师就应以此为重点进行有效准备,让学生在“尝试错误”的活动中比较、思辨,从“错误”中寻找真理。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一课中,因数“乘的顺序”和“积的定位”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师可以在学生尝试探究的基础上收集典型错题。这样,既凸显了知识的难点,又引起学生的注意,然后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比较分析,通过算理的解释来强化并掌握算法。 
   
  2.捕捉时机,让错误成为生成性教学资源。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不同的学生产生不同的错误,这些错误的出现是学生思维的真实再现,蕴含着宝贵的教学亮点。如果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探求其产生错误的内在因素,则能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建构。同时,也锻炼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促进教学机智的发展。 
  案例(2):化简2/3:2/7 
  学生板演2/3:2/7=3:7,面对这一错误,教师并没有马上说出正确的结果,而是让那位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再组织学生举例、验证,最后达成共识:当分子相同时,两个分数化简比,它们的整数比就是前项、后项的分母调换位置写出的比。 
   
  3.总结反思,让错误成为延展性教学资源。 
  反思是师生成长的途径。学生也有一定的反思能力,在自主反思中,学生会站在原来认知的高度,审视自己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点,会从心灵深处理解事物的对错,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与效率。而教师则要发挥自身组织者的功能,引领学生体验错误、反思错误,感悟新方法,最终使学生形成自主建构知识和思想方法的能力。 
  案例(3):“按比例分配”练习题 
  一根铁丝长72厘米,把它围成一个长方形,长与宽的比是5:4。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许多学生是这样做的:长为72×5/9=40(厘米),宽为72×4/9=32(厘米),面积为40×32=1280(平方厘米)。面对学生普遍出现的错误,教师不是一味地责备,而是引导学生去认真反思:为什么要先用72除以27学生具有一定的类比能力,相信他们遇到类似的问题时,会迎刃而解的。 
   
  三、错误:学生创新思维的起点——教师要善于纠错用错,开启学生的智慧 
   
  现代教学思想认为:学生所犯的错误不可能只依靠正面的说教、示范和反复机械的练习得到纠正,而必须是一个以“自我反省”与“观念冲突”为前提的“自我否定”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注意提供适合学生的外部环境来促进他们的“自我反省”与“观念冲突”。 
   
  1.抛砖引玉,自主查错。 
  面对学生的计算错误,大多数教师感到头疼,其中部分原因是学生不良习惯造成的:抄错数字或计算符号;分数除法时,除数没有改写成倒数;小数乘除计算时,不注意小数点的位置等等。而自主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帮助学生克服、纠正不必要产生的错误。 
  我常用的方法是:只看不改,看完后告诉学生有几处错误,让学生自己独立地去查、去纠正,使学生明确计算的首要目标是正确,其次才是合理巧妙,使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学生形成了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就能促进他们认知结构的重组,将各种思维向深入推进,为他们形成创新思维打下基础。 
   
  2.欲擒故纵,有的放矢。 
  事实说明:教师的正面说教收效甚微,而通过有效的“引诱”,则会使学生将潜在的错误浮现出来,在合作讨论、实践操作等活动中,引导他们比较、思辨,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明确错误产生的根源,而且知道了修正的方法。 
  案例(4):一块长方形铁皮,长32厘米,宽16厘米,如果把它剪成直径4厘米的圆片,最多可以剪多少个? 
  教学时,我采用如下步骤:(1)先让学生自己去做。他们多数会根据以往的经验,用大面积去除以小面积,即32×16÷[3.14×(4÷2)2]≈40(个)。(2)让学生自己画草图,比较、辩思。顿时,学生豁然开朗:原来正确的解法是(32÷4)×(16÷4)=32(个),根本不可能剪出40个。(3)引导发散思维。这时,有学生想到也可以用32×16÷(4×4)=32(个)求解,也就是把直径4厘米的圆看成是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 
  这样做虽然会增加学生的学习时间,使学生多走“弯路”,产生较多的错例,但这些错例对学生来说却是一种宝贵的经历。当学生亲自推翻了自己的错误结论,获得成功时,不就多了一种对错误的“免疫”力吗? 
   
  3.将错就错,循序构建。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能使一些表面相似实则不同的概念或研究对象条分缕析,让学生从表面的“同”中悟出实质的“异”来,从而加深了对概念的认识和理解。面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要鼓励他们多角度、全方位审视自我,突破原有条件和问题的束缚,进行修正条件或问题的训练。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手段。 
  案例(5):“分数加减应用题”教学,我出示了这样两道比较题: 
  (1)一瓶雪碧饮料2升,爸爸喝了÷,妈妈喝了÷,还剩这瓶饮料的几分之几? 
  (2)一瓶雪碧饮料2升,爸爸喝了÷升,妈妈喝了÷升.还剩几分之几升饮料? 
  有的学生见了这两题,不假思索地都列出如下算式:2-1/2-1/3。 
  我的做法如下:(1)教师不急于下结论,而是要求学生自己先比较两个÷的不同,再判断答案是否正确。(2)学生经过比较,发现两个1/2分别代表的是分率与量。(3)教师随即引导学生画线段图,并讨论交流,让学生求出正确的答案,使他们明白错误与正确就在“一字之差”。(4)突破条件,进行修正条件的训练。如第(1)题,学生修改成:一瓶雪碧饮料,爸爸喝了1/2,妈妈喝了1/3,还剩这瓶饮料的几分之几? 
  课堂就是让学生出错的地方,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把握机会,创造性地对待学生的错误行为。同时,让学生学会正视自己的错误,从错误中获得真实的学识,也让错误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