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让学生自己选择乃睿智之举

时间:2016-10-29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接连几周,集中听了校内不少教师上的课。感到受益匪浅的同时,仔细回想一下,有一些疑问觉得有必要弄明白,可又不知道该怎么解决为好。如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解决学生水平之间的层次性? 
  数学课上,随堂练习是常有的事。学生群体水平参差不齐,不仅动笔作业,就连口头问答也总是有快有慢。这时候,教师该如何组织实施教学?是耐心等待全班学生都做好后评讲——这样对学优生显然不公平,还是少数服从多数——长此下去会拖垮后进生?好像怎么决定都难。有的教师于是煞费苦心地搞分层教学,让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的作业以求平衡。然而,这样似乎也不是个办法,不仅教师备课量加大了,如何对学生科学地分层、层与层之间的差距日后如何解决等,都是问题。 
  上个月,我有幸在杭州聆听了特级教师钱金铎执教的一节课一小数的加减法计算(练习课)。钱老师在这节课上的做法就颇有创意,在这里与大家交流共享。 
  课上,钱老师首先向学生提供了三条信息(舟山特产品价格):鱼片每包10.25元;小黄鱼每包4.6元;鱿鱼丝每包8.75元。要求学生根据以上信息提出能用加法一步计算的数学问题,并用算式表示。学生很快说出了三个问题,依次列出算式:10.25+46;875+10.25;46+8.75。接着,钱老师让学生开始尝试练习。在这里,钱老师的做法有些与众不同,他不是像我们通常的做法那样,要求学生统一练习以上所有习题,而是让学生选择其中两题计算,学生欣然完成。在接下来的评讲环节,钱老师也是打破常规,只选择了其中的“10.25+4.6”这一题进行讲解评价,还板书了完整的计算过程。随即,他又抛出了一个问题:“怎么知道计算结果14.85是合理的?”自然而又巧妙地引入用减法来进行验算。 
  在其后的巩固阶段,钱老师先出示了六道竖式计算式题,而后也是要求学生选择其中两道自己认为比较难做的计算一下,交流方法时还要说说自己认为难在哪里。 
  这节课的妙处,就在于让学生在不断选择习题进行计算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实践活动。我粗算了一下,这节课,钱老师共设计了近20道习题供学生选择练习,学生就是有选择地去做,至少也要完成10道以上。这样的计算量应该是可以的了,完全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这样的精心设计下,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学到足够的计算知识与技能,同时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也真正落到了实处。 
  听了这节课,我深受启发。现在,我在课堂教学中也不忘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这样的选择机会,确实调动了不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对那些后进生有刺激,教学效果不错,老师们不妨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