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多为数学课堂加点“糖”

时间:2016-10-3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的过程,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快乐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课堂。 
  小孩子爱吃糖,这是大家公认的。那么,我们应该多为数学课堂加点“糖”,让更多的孩子情不自禁地爱上数学。怡情激趣,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这就是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给孩子们加的“糖”。那么,怎样去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得积极,激起学生思考的欲望,真正成为数学课堂的小主人呢?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愉悦地接受数学 
   
  情境的创设关键在于一个“情”字,要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最浓的情导人新课,形成问题。问题由教师在情境中提出,也可由学生提出。提出的问题要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出发,联系现实生活,立足于教材,击中思维的要点,可以纵横联系,能很快唤醒学生的认知系统。学生因情境的刺激,学习热情激发起来,有了学习数学、解决问题的“念头”,认知系统就接受了数学。比如在上人教版第二册数学的“十几减8”时,我特意制造了一个悬念:老师昨晚做了一个梦,梦见一只猴子对我说,它摘了8个桃子,树上还剩几个桃子呢?“梦里的问题老师怎么也解决不了,你们谁能帮一帮老师?”在孩子们的眼里,老师不可能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是什么问题能把老师难倒y孩子们一下子全都有了解决问题的欲望。于是,有的同学提出:如果树上有11个桃子,11-8=3(个);如果有12个桃子,12-8=4(个)……从表面上看来,是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实际上我与学生的位置已悄悄发生改变,由学生提出问题并自己去解决,我只不过在其中给他们铺设了一个提出问题的“台阶”而已。 
   
  二、让活动进入课堂,诱发学生去想“数学” 
   
  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能给学生的学习生活积累丰富的素材,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在玩中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意识。在上第二册的“认识人民币(一元以内)”时,我精心设计了一个“小银行”,每组选出一位同学,分别扮作银行职员,其他同学全都是“顾客”。“顾客”手持一元以内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到“银行”兑钱,可以拿元换角、分,也可以拿分、角换元。在活动中,小组间互相交换意见。刚开始的时候,拿一元的同学换到的基本都是十张面值一角的人民币,后来“银行”的一角人民币“紧缺”,从而引发了一元也可以换五张2角的人民币或两张五角的人民币和多种组合方法。活动结束后,学生向我汇报:我兑的是两张五角,合起来是10角;我兑的是两张2角、一张5角和一张一角,合起来是10角;我拿10分兑了1角,10角兑一元……就这样,1元=10角、1角:10分就在愉快的活动中认识了。 
   
  三、从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入手,让他们觉得生活离不开数学 
   
  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很少,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维基本上处于从感性认识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此时的思维,对数感还不灵敏,如果不从他们现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就很难诱发他们的数感,很难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他们的小脑袋里,☆☆☆☆☆☆☆☆拿走☆☆,还有☆☆☆☆☆☆,这是一个一个地数出来的,如果你一来就要他们算“8-2=?”,那他们未必能算得出来,为什么同样是“8-2=?”,小孩子能数出来而不能算出来呢?这是因为他们还没有这样的数学生活经验的积累。只有让他们动手去做“数学”,亲自去体验数学,才能丰富数学的生活经验,才能知道生活离不开数学,也就自然而然地有了去解决、探究生活中数学的念头。 
   
  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以“情”激“情” 
   
  人是有感情的,小孩子也一样。教师真诚地与学生沟通、交往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关心学生、深入学生的表现,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亲切感。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往,要建立在乎等的基础上,教师要放下架子,学会倾听学生的意见,和他们交朋友。我的一位同行向我诉“苦”说,他们班的几位女生很“不听话”、很难“教”。于是我偷偷地找机会去接近这几个“不可教”的“差生”,从生活、学习上去关心、帮助她们。经过多次沟通后,她们终于向我透露了内心的话:“我们也知道这样与老师对着干不好,可老师她也太小看人了,仅仅是因为我们的成绩不太好,就经常对我们冷嘲热讽。有一次,我问老师一道题,老师给我讲解了一半,又来了一位成绩非常好的同学,问的也是同一道题,老师竟当着我的面对那位同学说‘我先给你讲解吧!’说着丢下我转身给那位同学解题。我们也是人,我们也有自尊……”她们的话对我触动很大,作为一位教师,应以“情”激“情”,用最真挚的情和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