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学生提问”中存在的问题

时间:2016-10-3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新课程改革中由于注重学习时空的预设,注重“引导并鼓励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使学生能有机会真正表述自己的观点,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并提出一些精彩的、富有个性化的问题。但面对这些问题,很多教师在调控和处理时,或越俎代庖,或放任自流,或浅尝辄止,由此衍生出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 
   
  一、不会提问还是不会引导 
   
  案例<一>:加和减(一)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 
  出示情境图:大客车45座,中巴车30座,小轿车3座。 
  师:看了情境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大客车座位最多。 
  生2:小轿车座位最少。 
  生3:大客车的座位比中巴车和小轿车一共的座位还要多。 
  生4:大客车、中巴车和小轿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师(很是着急):你们想不想知道大客车和中巴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生(很是不情愿地):想! 课后教师一味地抱怨学生不会提问。 
  分析与思考: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中,我们很多教师在出示情境图后,只知道放手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体验去提出问题,却往往不知道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应该干什么。当看到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理想或不到位时,自己便匆匆上阵,以学生不会提问为由,“帮助”学生提出问题,用自己的方式代替了学生的思考,这样“放”的无序,“收”的牵强,没有充分发挥教师“引导者”的作用。 
  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具体的、不确定的、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虽不能确定,但是可以预测,可以引导,因为学生的问题中蕴涵着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及时“捕捉”到这些信息,便可适时地进行引导与调控。案例<一>中如果及时引导,让学生去转述或解释自己的想法,完全可以提取出我们要研究的数学问题。如让生,解释自己的问题:你怎么知道大客车的座位比中巴车和小轿车一共的座位还要多?从而引出中巴车和小轿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当然也可以让生4转述自己的问题:大客车、中巴车和小轿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引起大家的思考,在“要解决这个问题,你打算先求什么”中,帮助学生构建“大客车和中巴车共有多少个座位”、“中巴车和小轿车共有多少个座位”、“大客车和小轿车共有多少个座位”等几个问题情境。可见,只有教师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才能帮助学生在数学化的过程中提取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学会如何提出问题。 
   
  二、谁的问题好 
   
  案例<二>:退位减(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 
  出示情境图:我国参加 2000年奥运会的男运动员有 108名,女运动员有202名。 
  师:根据隋境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我想知道,我国运动员人数是不是最多的? 
  (教师用眼瞪了他一下, 表情很冷淡。) 
  生2:我国一共有多少名运动员参加比赛? 
  (教师表情有所缓和,点了点头。) 
  生3:男运动员比女运动员少多少名? 
  (教师露出了笑容,因为这是教材上要研究的问题。) 
  师:很好! 
  案例<三>:加和减(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 
  出示情境图:一班植树43棵,二班植树31棵。 
  师:看了这幅情境图,你想知道什么问题? 
  生1:一班和二班一共植树多少棵? 
  师:很好! 
  生2:一班比二班多植多少棵? 
  师:很好! 
  生3:二班比一班少植多少棵树? 
  师:很好! 
  师4:二班再植多少棵树,就和一班同样多? 
  师:很了不起! 
  分析与思考:对学生而言,能发现并提出一个问题,是他们智慧的结晶、勇气的展现,作为教师应及时肯定和赞扬他们的思维成果,保护他们提问题的热情和积极性,而不能对学生的问题厚此薄彼,对那些和自己想要的或教材上一致的问题大力。赞扬,而对不一致的就给以漠视或冷落。像案例<二>中,我们从教师的表情就能读懂他内心的价值取向,如此做法,肯定会在学生心里形成很大的“反差”,长此以往,将会造成部分学生在提问之前产生一些顾虑:“我提的这个问题,老师会满意吗?”、“我的问题是老师希望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