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时间:2016-10-3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快乐应该是成功的愉悦体验。然而,学习本身是一种艰苦的活动,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呢?
  
  一、策略引领——让学生获得成功
  
  心理学研究认为,一个人只要体验过一次成功的欣慰,便会激起追求多次成功的欲望。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某种阻隔,只有体态语言的展现,而没有言语的表述,离成功仅一步之遥。此时教师如果能捕捉成功的点滴而加以引导,让学生走向成功的彼岸,学生就会品尝到快乐。因此,我在教学时,特别注意策略引领,让学生获得成功。
  
  例如,教学“圆柱的表面积”计算时,当学生得出圆柱表面积的一般计算方法S表=S侧+2S底时,有位学生提出,圆柱的表面积还可以用S表=2πr(r+h+r)求出,并画出了如下的图形(图1)。很明显,学生已将圆柱的侧面展开,思路独特。但是,将圆柱底面的一个圆割补成近似的长方形后,其长应是底面圆周长的一半,两个圆割补成近似的长方形后,合在一起才是底面圆的周长,所以这个公式是错误的。为此,我作了这样的评价并引领:“这种思路非常独特,再仔细想一下,在推导圆面积公式时,把圆割补成近似的长方形后,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圆周长的多少?”经我这一点拨,这位学生随即画出了如下的展开图(图2),并自己更正:“圆柱的表面积用S表=2πr(r+h+r)是错误的,应该这样算:S表=2πr(h+r)。”在老师的指导点拨下,学生获得了成功,从那位同学的脸上不难看出其获得成功后内心的快慰。
  
  二、宽容“偏差”——让学生敢于表露
  
  宽容有无限力量、无穷魅力。在课堂教学中,孩子们常有对教科书的质疑,尽管有时是不正确的,甚至是与教学思路相对立的,但是,教师应该用一种宽容的心态去面对,这样,学生就敢于表达自己的思路,从而使他们创新的火花随之燃放,彰显各自的生命力。所以我在教学时,总是用一颗平常之心关注所有的生命,把爱洒向每一位学生,宽容学生的“偏差”,宽容学生的随时表白,鼓励学生勇于说“不”。
  
  例如,教学简算:“611-302”时,学生从加法简便运算“多加了要减去”推出“少减了还要减去”,因此,611-302=611-300-2=311-2=309。就在我要作小结时,一位学生突然站起来说:“赵老师,在做加法简便运算时,多加了要减去,所以在做减法简便运算时,少减了应该要加上,所以611-302=611-300+2=313。”显然这是错误的,但是我没有责怪那位学生的“不守规矩”,而表扬他敢于否定的精神,然后引导他用实际生活中购买图书的事例来解释并用加法进行验算,提高了全班同学的分析推理能力,使所学知识得到深化。
  
  三、平等相待——让学生心灵舒展
  
  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要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是主宰与服从的关系,而应是一种合作的关系,老师应当把学生当作独立的“人”看待。唯其如此,师生之间才能进行真实多向的交流与合作,才能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使学生有心灵的自由与舒展。当代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在《以学习者为中心》一书中说:“只有亲密融洽的师生人际关系,学生对课堂学习才有一种安全感,才敢于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地表现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所以我在教学时,经常准备几套教学方案与学生民主商议,然后根据大家的意见确定教学方法,从而让学生的心灵在民主平等的环境中自由放飞。
  
  例如,“平面图形的总复习”一节的教学,上课开始,我告诉学生,今天我们上一节“平面图形总复习”课,并与学生商量,这节课你们想怎样复习?我的话音刚落,学生纷纷提出自己的想法。
  
  生1:请老师出一些复习题,先让我们练,再评讲复习题。
  
  生2:让我们自己复习,有什么问题再提出来一起讨论。
  
  生3: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复习,最后老师出题考我们,看我们的复习效果如何。
  
  生4:先让我们自己复习,再分小组讨论,最后将遇到的问题提出来与老师一起研究。
  
  在学生提出多种复习方法的基础上,我话锋一转:”哪一种复习方法既能发现我们以前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又能通过今天的复习自己解决问题?”学生觉得第4个同学提出的复习方法比较适宜大多数同学的复习。于是,我根据大多数同学的意见,采用先学生自己复习找出问题,再在小组中讨论,最后将疑难在全班交流,共同解决的办法进行。实践证明,这样复习,学生兴趣盎然,畅所欲言,气氛活跃。
  
  四、赏识“另类”——让学生个性张扬
  
  所谓“另类”,并非贬义,是指课堂教学中,学生与众不同的想法,有时甚至是难以让人接受的表白。教学时,教师如果能找出“另类”中的“闪光点”加以赏识,生命就会在老师赞许的目光中得到张扬。因此,我在教学时非常重视赏识“另类”,从而让学生在老师善意的微笑中暴露思维过程,展示生命的精彩。
  
  例如,连除应用题:“学校买了3盒价钱一样的钢笔,每盒10枝,一共用了360元。每枝钢笔多少元?”学生用两种方法列出了如下算式:
  
  360÷3÷10360÷(10×3)
  
  在学生说出算理后,曹岚同学认为还可以用“360÷10÷3”求得“每枝钢笔多少元”。当时我一愣,因为这一解法很难在“每盒10枝”和“一共用了360元”这两个已知条件之间找到联系,可以说这是一种“另类”想法,于是我仍用欣赏的目光点头示意他说说理由。他说自己换了几个数据试了一下,结果都是对的,并用假设的思路进行了分析:可以在每盒中拿1枝,因为有3盒,所以可拿出3枝,把这3枝看作一份(后来我让学生把它说成一套),每盒有10枝,这样就有10份(10套),用360÷10,求出的就是每份(套)钢笔的价钱,因为每份(套)有3枝,所以再除以3,就求得了每枝钢笔多少元。
  
  绝妙的分析令全班学生赞叹不已,于是我当即将这种思路命名为“曹岚假设”思路。掌声中,不难看出其得到赏识后的快乐体验。
  
  五、组织探究——让学生思维碰撞
  
  教师的职责就是要给知识注入生命,把孩子领到美好的数学殿堂去遨游,点燃孩子求知的欲望。孩子们“所体验到的一种最美好、最深刻的情感,就是探索奥秘时的情感”。(爱因斯坦语)有意义的合作探究,可使教材提供的“死知识”“活起来”,让知识成为有生命的东西。这样学生在激烈的思维碰撞中产生灵感,从而丰富、提升着生命的质量和价值。因此,我在教学时,根据学习素材灵活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让学生思维产生激烈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