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开放,仍需“轻轻一导”

时间:2016-10-3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两个人各自在荒漠中栽了一片胡杨树苗。其中一个人每隔三天就浇一次水,雷打不动;而另一个人则悠闲得多,树苗刚栽下去的时候,他来浇过几次水,等到树苗成活后,他就来得少了,即使来了也只是看看。人们都说他的树苗成不了材。一天,狂风大作,飞沙走石,肆虐了一夜。令人吃惊的是,辛勤浇水的那个人的树几乎都被狂风刮倒了,而另一个人的树几乎没有被风吹倒的。 
     树要存活,不浇水不行,但浇得太勤也不行。因为树也有惰性。你经常给它浇水,它的根就不往泥土深处扎,于是就经不起风雨。而你待到它成活了,不怎么给它浇水,它不得不拼命向下扎根,于是它们都枝繁叶茂。种树与教学是一个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也经常给学生“浇水施肥”。“浇”得过多,学生就缺少表现和思考的空间;“浇”得过少,学生的思维和才智又得不到提升和拓展,原本趣味盎然的乐园也就成了学生痛苦的泥沼。“浇”得适时适度还真是一门学问。讲多了是“填鸭式”,轻视甚至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过分放开让学生去学,不敢引导是“放羊式”,表面上是以学生为主体、放手探究,实际上是教师的主导作用缺失。失去了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自主成了放任自由。轻轻一导,导出了一个充满想像、充满灵性的瞬间。 “导”是有学问的。 
     其一,教师的“导”要“恰到好处”。学生学习的过程是知识不断积累、认识逐步深化的过程,其中遇到“疑难”是必然的、正常的,教师只有在学生冥思苦想而不得结果的关键时刻, “恰到好处”地予以点拨,才能真正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本文权属小学课堂网,使其品尝到“探究”的情趣和成功的喜悦。若教师不看“火候”,急于求成,那么,善意的 “超前指导”会使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永远做不到触类旁通。同样,过于滞后的指导也会使学生丧失“探究”的激情和信心,难以收到“趁热打铁”之效。 
     其二,教师的“导”还要 “点到为止”。教师“引导”的根本目的在于把裹在疑难问题上的一层“窗户纸”点破一个“小洞”,给学生提供继续探究的契机和空间,让其展开思维的翅膀,独自去领略“洞”里的世界。这正如教师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学生尽力跳了还是够不着时,教师只需给他稍微垫一个台阶,让他继续够,而绝不是直接把桃子放到学生手里。否则,学生就永远尝不到成功的艰辛和喜悦。垫好了台阶之后,教师就不能再包办代替,而该隐身而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