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小学生使用计算器的利弊反思

时间:2016-10-3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学段目标,第二学段(4-6年级)的目标中是这样说的:“能借助计算器解决问题;”(8页)“在本学段中,学生将进一步学习整数、分数、小学和百分数及其有关运算,进一步发展数感;初步了解负数和方程;开始借助计算器进行复杂计算和探索数学问题、获得解决现实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能力。”(20页)也就是说要教会学生学会使用计算器。
因此,在四年级,教材引出了计算器,通过学习,大部分的学生掌握了计算器的使用方法,但是使用计算器所带来的副作用越来越明显,让人担忧,不得不使我们对使用计算器的利弊作客观的认识。
    一、使用计算器,提高了学生的计算速度。但计算的准确性却不高
    从我的教学情况来看,80%—90%的学生能够非常熟练地使用计算器,在加上计算器也比较便宜,现在的小学生几乎是人手一台,学生的计算速度有了明显的提高,把学生从繁杂的计算中解放了出来,但计算准确性却不高。计算器的使用效果比任何数学知识,技能本身的效果都好。
    二、使用计算器,助长了学生的计算惰性
    有了计算器,学生尝到了甜头,谁还愿意去为计算动脑筋,“有了电灯,谁还愿意用油灯”,很明显,用计算器比不用计算器的计算速度快得多。因此,大多数学生都随身带着计算器,连我们看起来非常简单的计算,他们都用计算器代劳了,学生的计算惰性越来越严重。
    三、学生的计算能力令人担忧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学段目标,第二学段(4—6年级)目标中有这样的话:“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但是,实际上,由于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大多数学生的口算和估算除了在课堂上能练一练以外,平时根本得不到训练,再加上考试时也允许使用计算器,就连试卷上的口算题学生们都是靠计算器操作完成的,谁还管算法多样化,谁还愿意去想怎样运算更简便。小学六年级部分学生几乎把整数四则、小数四则运算的法则忘得一干二净了,一旦离开计算器,这部分学生的计算简直是寸步难行。大部分学生离开计算器后,口算、估算的速度和准确度大打折扣,就像美国小学生离开计算机就寸步难行一样。“三天不练手生,三天不念口生”,长期下去,学生们的计算能力真令人担忧呀!
    四、学生的思维越来越狭窄,越来越不愿分析问题
    由于用计算器计算十分便捷,使学生对计算器的依赖性越来越大。遇到问题,他们想的是能否直接解决,一旦觉得有困难,就不再管它,要么问:“老师,这题怎么做?”不愿意去思考、分析,只想迅速地获得答案了事,却不愿去管题目的分析过程。也不会因为获得独特的分析过程而喜悦万分,只要能得到最后答案就行。“要是计算器能做应用题该多好呀!”这就是学生们的“心声”。
  计算器就像是数学毒品,不断在学生身上“蔓延”着,学生对它的依赖性是越来越强。它对学生的毒害也越来越深,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怎样指导让学生合理地运用计算器?
    笔者任六年级两个班的数学课,也曾尝试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计算器,但是,他们哪里听得进去。为了使他们不至于受计算器的毒害太深,我只好下禁令,但是,多数学生还是偷着使用。这不得不使我们对“小学生使用计算器的利弊”产生了更深思考。这也许是我们很值得反思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