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让参与走出“秀”的围城

时间:2016-10-3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新课程改革走到今天,我们的课堂教学面貌确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课堂氛围更加民主,教学形式更加丰富,教学环节丝丝入扣,多媒体课件美不胜收……可是在丰富多彩的课堂中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了吗?先让我们透过一个案例来进行分析和反思。 
  [案例]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片段: 
  教师先板书三个分数、、,然后要求学生同桌合作,利用课前准备好的三张同样长、同样宽的纸条,用折一折,涂一涂的办法,分别表示出这三个分数。 
  待学生操作完毕后,老师问道:通过操作,你们有什么发现? 
  学生纷纷说道:这三个分数是一样大的。 
  于是,老师用等于号把这三个分数连接起来,又问道:现在请同学们先从左往右,再从右往左观察,看看谁能发现其中的规律。 
  很快,一位男同学站起来答道:老师,我发现了。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分数的大小不变(0除外)。 
  师:你发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它就叫分数的基本性质。 
  反思:从表面上看,本节课有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自我发现,还有师生的对话与交流。但透过这种表面的热闹,当我们用发展的眼光来审视这种参与时,会发现“在只要按照教师的要求折一折,涂一涂就可以了的简单操作和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找到规律的自我发现中”,学生经历了深入思考和自主探究吗?细细想来,学生实际上只是充当了一回操作工而已,学生的参与是被动的和低效的。这样的课堂只是一台教师兴致勃勃的牵引,少数尖子撑场面,多数学生做陪客的过场“秀”而已。如何让参与走出“秀”的围城,切实提高课堂参与的有效性?接下来,请和我一起走进我的三个教学案例,同思考,共感悟。 
  一、导入寻“点”,引发参与的动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心理来看,越是跟自己的经验相关的、贴近自己学习起点的知识,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因此,在课堂上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打破零起点教学的惯性思维,用心寻找学生真正的起点,找到导入的生长点,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案例一]《可能性》教学片段 
  课前,我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已经有了用分数判断可能性大小的背景经验。经过一番思量之后,设计了这样的导入。 
  师:老师这里有一叠精美的稿纸,想要吗? 
  (想要,全班同学都高举着手) 
  师:每个人都想要,可是稿纸不够,怎么办?这样吧,老师这里有一个转盘,涂上了红、绿两种颜色,如果旋针指向红色,就给女生每人发一张,如果旋针指向绿色,就给男生每人发一张,看看男生、女生谁更幸运? 
  我的话音刚落,男同学就急得跳起来说道:不行,不行,我们吃亏了,女生转到的可能性大,我们转到的可能性小,这样是不公平的。 
  师:不公平,那怎么设计才公平呢?用你们手中的圆片动手、动脑设计一个好吗?学生跃跃欲试,兴趣盎然地参与到了设计的环节。 
  “水性虽能流,不导则不通;人性虽能智,不引则不达。”导入新课,只有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才能吸引学生,才能引发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动力。 
  二、探究设“疑”,挖掘参与的深度 
  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单纯的行为参与,并不能促进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以深层的认知为核心的参与,才能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高。因此,我们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围绕教学目标巧妙地设疑,启发学生思考,发展学生思维,实现由浅层次行为参与向深层次思维参与的过渡。 
  [案例二]在二年级教学“统计”时,为了让学生探究条形统计图中的由“一格表示一个单位”过渡到“一格表示多个单位”(本节课只学习表示2个单位、即探究“以一当二”的方法),课前我为每位学生准备了如下形状的方格纸:然后组织学生统计第一大组16个人的拍球。 
  成绩情况:及格2人,良好6人,优秀8人。数据整理完毕,我让学生在统计图上涂格子表示。过了一会儿,学生纷纷说道:“老师,我们的格子不够用。”我假装惊讶地问道:“真的吗?”“真的。”这时我胸有成竹地说道:“你们不够,我够,猜一猜老师用了什么办法让格子够用?” 
  学生开始想办法,不久又有学生问道:“老师,有胶水吗?”我猜出了他们的意思,忍住笑问道:“为什么要胶水呀?”“我们想把两张表合起来用,可是又没有胶水。”我笑着说道:“我的方法可比你们简便多了。”学生睁大眼睛看着我:“怎么可能,难道老师会变格子不成?”我神秘地说道:“我不会变格子,但我会动脑子,再想一想吧。”此时教室里安静了下来,学生都在冥思苦想,忽然,有位学生兴奋地叫了起来:“老师,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所有学生都转向了这位同学,很想听听他的方法。我也追问道:“你用什么方法?说说看。”这位学生站起来激动的说道:“是,是,是用一个格子表示2个人。”其他学生听后纷纷点头,忍不住鼓起掌来:“你的方法太有创意了。”说完就埋头兴奋地涂起格子来。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和探索的目标。在本节课中,孩子们在解疑的过程中,眼睛亮了起来,思维活了起来,学生参与的深度随着解疑自转了起来。 
  三、应用求“放”,拓宽参与的广度 
  索戈尔曾说过:“不能把河水限制在一些规定的河道里。”基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智力因素的差异,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有强弱之别。如果对每个学生的训练都是同一标准,则势必强者兴趣过剩,弱者畏难扫兴。因此教师要努力设计开放性的拓展练习,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参与训练的机会,在同一练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案例三]《100以内加减法》教学片段 
  在应用环节,我设计了一道这样的练习,先出示五种商品的单价:一盏台灯68元,一本《想象作文》16元,一副羽毛球拍49元,一本字帖8元,一盒水彩笔24元。接着提出要求:“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我们又要和张村小学的同学们开展‘手拉手,献爱心’活动了,如果给你100元零用钱,选几样礼物送给他们。你准备买什么?总共要花多少钱?” 
  问题出示后学生开始选择和计算,在规定的时间内,每位学生都设计了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购买方案,有的学生还详细地写出了购买理由。 
  方法1:我希望张村小学的同学们能在明亮的灯光下看书和学习,我要买一盏台灯和一本《想象作文》给他们。算式:68+16=84(元) 
  方法2:有的学生认为张村小学的同学们需要锻炼身体,要买两副羽毛球拍送给他们。算式:49+49=98(元) 
  方法3:还有的学生希望张村小学的同学们先练一手漂亮的好字,然后用水彩笔画出美丽的世界,最后还希望他们能写出好的作文。所以决定买一本《想象作文》、一本字帖和一盒水彩笔送给他们。算式:16+8+24=48(元) 
  真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下课铃声响了,学生还沉浸在对设计方案的回味中。这样的设计既避免了成绩好的学生“吃不饱”,成绩差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又减轻了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拓宽了学生课堂参与的广度。 
  总之,学生的参与不是课堂教学的装饰和调味品,而是教学过程的本性。只有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深层的实质性参与,使每个学生在参与中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发展,才是课程教育实施的核心。我们坚信:教学如果坚持围绕学生的起点、需求和发展来进行,那么彰显活力、有效参与的课堂一定会在“灯火阑珊处”笑迎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