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浅谈小学数学自圭学习操作策略

时间:2016-10-3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自主式学习是数学课程改革中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但是,从教学的操作层面看,这种学习方式目前并未被广大教师欣然接受。不少教师觉得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受种种条件制约,实际效果不理想,甚至存有误解。认为什么内容都要拿来让学生“自己探”,什么环节都要让学生“自己做”,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结果适得其反。针对上述情况,笔者认为重点应加强自主学习方式理论的学习,关键是要加大可操作层面策略的探究,只有这样才能使它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切实地发挥作用。 
   
  一、开发利于自主学习的内容 
   
  教材是我们的第一资源,教材中的知识呈现过程是我们的第一手材料。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行为是否能够实现自主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学习的内容。这就需要我们在准确把握教材内涵的基础上,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充分领悟教材编写的宗旨,挖掘和开发教材中利于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基点和因素,并行之有效地提供给学生。除了教材,生活中的诸多现象、问题都可以作为我们的第二资源,教者应积极挖掘和开发。例如,有一位老师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在导人中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多媒体显示小朋友逛超市的情境,最后在画面上显示出超市一部分商品的名称和价格,要求每一位学生选择几样商品,数量相同,并让学生算算总价。学生就在算自己购物的总价时,“找”到了乘法分配律的方法。这样教学能鼓励和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而学生自己的发现恰恰是他们能够自主学习的基础。 
   
  二、营造利于自主学习的氛围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研究表明: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学生对学习内容越感兴趣。则学习越有信心,学习效果也会越好。学习的兴趣越浓,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就会越强烈。而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需要合适的氛围,因此,营造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是学生是否能够去进行自主学习的关键。氛围的营造不单单是教师的几句话、几个动作或几个陪景的创设,它是知识、情感、态度、心态、环境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产物。那么如何最大可能地营造这种氛围呢?我认为,以知识的背景营造,以好奇心营造,以活动营造,以疑惑营造,以趣味营造,以直观的演变营造,以问题的争论营造等都是可以借鉴的成功方法。如上面的教学片段是以知识的背景营造和直观的演变营造很好的结合。氛围的营造就是在唤起学生原知的基础上,一方面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到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让学生敢想、敢说、敢问;另一方面是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探求新知的积极心态,使认知活动中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处于最佳状态,形成强烈的求知欲。 
   
  三、教给利于自主学习的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索与构建。教师的指导作用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1.创设情境,诱导自主学习。2.设计提纲,引导自主学习。3.师生合作,指导自主学习。 
   
  四、开展利于自主学习的活动 
   
  比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不要先带着学生用画、剪、拼、量的操作来得出相应的结论,而是启发学生思考:“能不能试着自己动手剪一剪、拼一拼,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于是学生纷纷投入到探索“任何转化”的学习活动中,热烈地讨论、大胆地尝试,独立地操作、积极地思考,结果不少学生找到了不同于教材上的转化方法,从而推导出计算公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这样的处理使学生获取知识、拓展思路、培养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在对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操作层面的研究中,我认为开发利于自主学习的内容是基石;营造利于自主学习的氛围是动力;教给利于自主学习的方法是目的;开展利于自主学习的活动是核心。可以说;“如果处理好了以上四个方面,就是有效的、理想的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