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充分发掘教材内涵 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时间:2016-10-3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发掘教材中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因素,主要可以从教学实例和练习题这两个方面去考虑。 
   
  一、从教学实例中去发掘 
   
  1.不局限于课本对实例的正面阐述,可再从它的侧面或反面去思考问题,使学生更透彻地理解知识,提高从多方面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学到一些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例如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课本第九册“用字母表示数”(第100页例1):“姐姐比弟弟大岁”,根据这个条件,课本指出“如果用a表示弟弟的岁数,那么姐姐的岁数就可以表示成a+4”。教学时可做如下提问:只能用字母a表示弟弟的岁数吗?若用x、b、c、t等字母表示,那么又怎样表示姐姐的岁数呢?当学生回答可分别写成x+4、b+4、c+4、t+4以后,再问:“看一下这些式子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然后再提问:“如果用a表示姐姐的岁数,又怎样表示弟弟的岁数呢?”学生会写出a-4。接着问:“这又说明了什么道理?a+4和a-4表示了哪些意义呢?”让学生归纳出它们既表示一个数,又表示了一种数量关系。这样挖掘教材内涵,教学时有的放矢地拓宽,使学生不仅完整、具体地理解了代数式的初步知识,而且可以用这些知识自己去解释后面的教学实例,同时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改善了他们学习的方法。 
  2.把例题化作事物发展的一个过程,让学生去思索、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这一发展的实际意义以及解题的原理和方法,能够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例如,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科书第十一册第61页“按比例分配”例2:“一个农场计划在100公顷的地里播种大豆和玉米。播种面积的比是3:2。两种作物各播种多少公顷?”教学时。可先画一个长方形,表示100公顷地。然后,教师向学生说明,我们过去经常用等分方法处理分配问题,但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在有些情况下只用等分的方法不能完全满足实际需要。所以,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分配方法——按比例分配。这时教师指出在这块地里种大豆和玉米两种作物。这样学生会想到按农作物需要量分配种植面积。让学生根据题目的条件,明确3份种大豆、2份种玉米,画出图解。 
  3.一例多用。先通过实例的教学,理解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然后做适当的变化和引申,使例题的单一目的变为多项目的,转单向思维为多向思维,更深刻地理解数量关系。例如,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科书第十册第13页例1:“五年级一班分成3组投篮球。第一组10人,共投中28个;第二组11人,共投中33个;第三组9人,共投中23个。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在学生掌握了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后,可将条件“共投中33个”改为“平均每人投中3个”,让学生试做,然后改变问题,将“全班每人投中多少个”变为“平均每组投中几个”再做。最后引导学生讨论得出方法,解答求平均数的应用题,无论条件和问题怎样变,都万变不离其宗。 
   
  二、从练习题中去发掘 
   
  1.把部分封闭式的习题变为开放式的习题,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能力。 
  如初学方程时要求口算类似49-x=32的解,可让学生写成许多不同的方程:7×7-x=32,40+9-x=4×8等等。再问学生不能解自己编的方程?学生可根据“还原”的道理自己解这些方程。这样不仅使所学知识上了一个台阶。而且培养了学生自我开拓、自我发现的能力,也教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2.一题多练。把课本上的习题解答后再引导学生改变条件,引申问题,或增加条件和改变问题进行解答,使学生看到变与不变的基本规律,提高类推和联想的能力。比如类似“2辆汽车3天节约汽油18千克,照这样计算,8辆汽车5天可以节约汽油多少千克”的题。学生正确解答后,教师把8辆汽车改为“增加同样的汽车6辆”,让学生解答。再改为“增加同样的6辆车,天数是原来的2倍,可节约汽油多少千克?”等等。这样学生可以水到渠成地开拓思路,认识应用题的结构变化规律,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3.解答习题后评论解法,比较优劣,或议论习题中所包含的原理、原则,培养学生评价思维的能力,提高“区别对待,择优选用算法”的能力。如: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如下图),学生有如下的解法: 
   
  (1)(6+12)×8÷2-6×8÷2 
  (2)(6+12)×8÷2÷3×2 
  (3)6×8÷2×2 
  通过比较得出最简便的方法是(3) 
  还有如通过实践操作,可以发现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看到普遍性的规律,培养观察分析和动手能力等等,这里不再一一列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