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低年级学生数学思维训练例谈

时间:2016-10-3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在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而对理解抽象概括的内容有一定的困难。作为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师,应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每堂课的教学,为学生创造愉快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使他们在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得到初步发展与逐步提高。 
   
  一、重视操作,引导正确思考 
   
  小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是由直观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低年级学生尤其如此。低年级学生,已有幼儿计算的基础,根据教材内容,要他们懂得怎么算得多少,并不困难,难的是要他们用语言系统地表达想的过程。语言是思维的表现,学生在学习用语言表达怎样想的过程中,就要进行一系列思维活动。如果教师在课堂组织并指导学生参加操作的全过程,就能让学生的思考有了凭借的依据。例如,在教学“有红花8朵。黄花5朵。红花比黄花多几朵”的比多比少应用题时,让学生拿出学具自己去摆一摆。这样,使抽象的题意、条件、问题具体化。操作的过程,不仅让学生明确该怎么算,结果是多少,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它是从8朵红花里拿去与黄花一样多的5朵,还剩下3朵,所以红花比黄花多3朵。 
   
  二、巧设铺垫,培养推理思维 
   
  数学知识有它严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在教学中,教师利用旧知,运用迁移学习新知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也就是“温故而知新”。“温故”决不是无目的地复习旧知,而是根据新知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的连接点进行复习,使之成为学生学习新知的铺垫,让学生根据铺垫进行联想、推理,不断把新知内化,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产生新的知识结构,培养推理思维的能力。例如,在教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时,教师设置了以下复习题作为铺垫。问题1:20里面有几个十,2个十是多少?60,80,10呢?问题2:口算练习(先说出结果,再说说你是怎么想的)。问题3:2+1,4+4,6-4……在复习的基础上,教师要紧接着出示“20+10”和“30-10”两道题让学生口算,并且说说思考的过程。这时,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观察。寻找新题和复习题的不同点,揭示新知的内容,再要求学生联系复习题独立思考。在此基础上,组织小组讨论,开展合作学习。学生经过讨论,很快寻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得出“20是2个十,10是1个十,2个十加上1个十是3个十,也就是30;3个十减1个十是2个十,也就是20”,然后再让学生自摆小棒和看书进行验证。这样,既完成数学教学任务,又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三、运用比较,训练聚合思维 
   
  训练学生分析比较、综合归纳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项任务,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教学不应该单纯是知识的传授,而应该是让学生通过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运用分析比较、综合归纳的方法,进行再发现、再创造。例如,在教学“有余数除法”时,首先让学生学会区分实物“把5枝铅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的结果,得出算式和结果5÷3=1……2(枝),再让学生观察投影“把7个梨,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的结果7÷3=2……1(个),进而让学生拿出11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几根?还剩下几根?得出11÷4=2……3(根),再让学生算一算"38÷5”得多少。当学生得出商7余3后,引导学生观察上面4道题,比较每道题里的余数和除数。要求分组讨论,发现了什么,并说出理由。这样,学生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再进行讨论,既自行归纳出“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规律,又培养了聚合思维的能力。 
   
  四、创设情境,诱发求异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好奇、争强、好胜的心理,积极创设情境,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诸如,鼓励的目光,肯定的语气,奖励的手段,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学习乘法后的练习课上,出示“8+8+8+4”的口算题,提出“看谁算得又对又快,方法又多”让学生去思考。学生为了获得胜利,得到表扬,积极开动脑筋,除了用依次相加得出28之外,还想出用“8×3+4=28,8×4-4,4×7”等方法,从而培养了学生求异思维的品质。 
   
  五、克服定势,启迪创新思维 
   
  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发己之所发,是培养他们具有创造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与途径。例如,在教学“5加几”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常规的解法后,让学广开思路,寻求新颖的解法。如计算“5+6”时,有的学生这样想:因为5+5=10,6比5多1,所以5+6=11。可以看出学生打破了常规思维定式,创造性地寻求到了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思路,学生的这种创新思维应该得到鼓励、赞赏和倡导。 
  总而言之,数学有培养学生思维的特殊功能,教师要针对学科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挖掘教材的因素,以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思考力为培养前提,以多种思维能力的培养为基础,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