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数学与其他学科联系

时间:2016-10-3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将数学与其他学科密切联系起来,从其他学科中挖掘可以利用的资源(如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人文遗产)来创设情境,利用数学解决其他学科中的问题。如何处理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以其他学科内容为背景引入新知,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研究问题 
   
  生活以及其他学科中存在着大量的与数学有关的事件及关系。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引人数学知识的背景。我在进行“角的认识”教学时,就是以体育内容为背景设置情境的:足球场上球员往往都是先传中再射门,这是为什么?通过讨论引出角的概念,学生产生认识角、研究角的需要。 
  再如一位老师在教学百分数意义时,设置如下情境: 
  出示: 
   
  篮球教练要从3人中挑选1人作为首发队员,你同意谁?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间展开了讨论。有的认为应该选汤旭,因为他投中的个数最多。有的认为仅仅知道投中的个数是不够的。还要看投篮的总个数是多少。当大家的意见趋于一致时老师顺势,在表格下方添加一栏(如下表),并提出问题:现在你能确定吗? 
   
  如此一来,学生的视角逐步从背景问题进入到了数学问题。在互动交流过程中,学生理解了为什么要引入百分数,百分数的意义是什么,此时数学知识变得更加有意义。 
  类似这样的情境设计是以数学的价值目标为取向的,丰富了学生的认知背景,凸显了其他学科中的数学因素,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分析所熟知的现象,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理解新知识时让数学主动与其他学科对接,明晰学科间的联系与区别 
   
  数学与一些学科在某些属性上是相通的。如循环小数中循环节的不断重复出现的特点与音乐节奏相似,教学时可以通过打节拍如xxx|xxx|等,让学生触类旁通地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成语“朝三暮四”的故事对学生理解加法交换律也有启迪作用。 
  一位老师在教学用计算器计算时设置了一个情境,首先要求学生用计算器计算“22222222×55555555”,由于计算器发生溢出错误,出现了多种答案,从而让学生认识到计算器不是万能的,接着引导学生从2×5、22×55、222×555……算起,寻找出规律再解决问题。最后这位老师引用老子的话“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进行提炼和升华,使得数学思想方法与语文中蕴涵的哲理实现了有机对接,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有些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是相悖的,如数学上的比与球类比赛中的比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数学中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关系,后项不能为零,可以进行化简。而球类比赛中的比分的后项可以为零,但前、后项不能化简。教学时要通过学科间的沟通加以辨别,帮助学生消除理解上的误区,有利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我们在进行教学时要适当设计一些联系实际的问题,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的意识。理解新知时让数学主动与其他学科进行对接,旨在弄清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在过程中主动进行选择性的建构。增强两者之间的贯通性及可辨别性。 
   
  三、用新知解决其他学科中的相关问题,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课标”总目标中指出:“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形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数学与自然、科学、人文等许多学科有关,要允许在数学课程内容中研究与数学有关的其他问题,理解数学的丰富内涵,从它们那里吸取丰富的营养。如: 
  现有一根能称质量不超过600克的弹簧秤。右图中记录了这根弹簧秤称物体时弹簧长度增加的部分情况,请先仔细读图,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没有称物体时弹簧的长度是( )厘米。 
  (2)看图完成下表。 
   
  (3)从上表的数据可以知道:弹簧秤称物体时弹簧增加的长度与所挂物体的质量成( )比例。 
  (4)如果物体的重量超过600克,这根弹簧秤还准吗?为什么? 
  这是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也是物理学科中的问题,但其原理却是数学方面的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获取数据,用正比例知识解释这一现象。数学教学设计要根据数学应用的广泛性这一特点,注重数学应用的多种性,运用数学解决生活和其他学科中的问题。 
  加强数学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沟通,不是形式。而是一种价值观的引领。它有利于学生从更广泛、跨学科的背景中去把握学习内容,培养学生敏锐的数学眼光以及适应新问题、接受新知识、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学生对数学的整体认识。有效的学科整合能凸显学科之间的本质联系与区别,丰富数学建构的达成通道,让数学学习变得生动、丰富且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