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创新思维的沃土

时间:2016-11-0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体现在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小学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创新思维的乐园,本人做了以下一些粗浅的尝试。 
   
  一、联系生活实际,增强学生参与数学的意识和兴趣 
   
  新课标指出:好的数学教育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让数学知识最大生活化,尽量让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学数学,在数学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导入时,安排了这样一段小插曲:你们知道我们身体的许多有趣的比吗?头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脚底长与身高的比大约也是1∶7,将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底的比大约是1∶1……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许多用处:到商店买袜子,只要将袜子在你拳头上绕一周,就知道这双袜子是否适合你穿;假如你是警察,只要发现犯罪的脚印,就可以估计出罪犯的身高……这样,利用“人体有趣的比”的生活现象,引出“比例”的学习。 
  再如教学“毫米的认识”,在导入时,教师可先播放一段录像:测量桌子的长、宽,测量操场跑道的长,测量学生的身高等。这一生活中有关长度单位的画面一下就将抽象的长度单位直观化、形象化,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很快进入本节数学课学习长度单位的状态中。在学生认识了毫米,学会用毫米来测量比较小的物体长度后,教师再让学生量数学书、字典、磁盘、硬币、IC卡等物品的厚度,大头针、铅芯等物品的长度。通过测量这一系列学生比较熟悉的物品,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了毫米后,自己很能干,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使学生意识到数学就在生活中,处处可见,学习数学可以使自己变得更聪明,体会到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用创新思维解决数学问题的乐趣。 
   
  二、发疑才能有悟,把提问的权利“下放”给学生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我们应该把提问的权利“下放”给学生,学生的提问可能是天真、荒谬的,但即使如此,教师也应加以引导和保护,绝对不可以给予否定,让学生的创新思维、求异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挥。 
  例如,在教学“通分”一课,讲到为了计算简便,通常用原来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为公分母时,一位学生却提出这样不简便,他说:“每次通分都要再求一次最小公倍数多麻烦,用原来几个分母的积作为公分母,不是既快又方便吗?”说到这里,其他同学也讨论开了,这时,我及时引导他们讨论两种方法的利和弊,整节课气氛浓烈,达到了预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他们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对的,常常利用课余时间问师长、查资料。对此,我深深感到学生“钻牛角尖”是一种勤奋好学的表现。所以,在课堂上,我经常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各种质疑,允许不同意见在课堂上讨论。虽然有时学生的提问有点幼稚,甚至有点“异想天开”,但是科学上的创新与发明,往往是从异想天开“钻牛角尖”开始的。 
   
  三、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学习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主渠道。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首先要有创新精神,要打破传统的课堂结构模式,体现自身的创新精神。对每堂课都要精心设计,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让学生体验到“创新”,形成人人讲创新的氛围。如何设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我认为主要应体现在:从整体着眼,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优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条件。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知识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与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小到身边的衣食住行,大到宇宙、星体的运行,从自然现象到社会生活,他们几乎都有自己的一些看法。例如,鸡兔同笼问题:“鸡兔共有头18个,足60只,问有多少只鸡,多少只兔?”这是小学算术应用题中的一类重要问题。古老的解法是假设这18只都是兔或者鸡,思路虽极巧,却使一些学生想不通:明明有鸡有兔,为什么假设只有一种呢?另一种巧妙的设想是:如果所有的鸡都来个“金鸡独立”,同时所有的兔子都用后脚立起来,便容易发现“足数的一半与头数的差正是兔数”,即兔数为60÷2-18=12。这种解法巧妙而有趣,但其出发点却似天外飞来,孩子不易掌握。如果教师首先能激发学生头脑中关于“鸡有两只翅膀”这一生活经验,学生借助这一生活经验,就能顺利地解决这一古怪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