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时间:2016-11-0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教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才能使学生学得轻松快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怎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创设情境,诱发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前的情境创设对一堂课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创设良好的情境,不仅能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而且可以诱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情境的方法有:故事法、游戏法、演示法、实验法、操作法、提问法、争辩法等。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地选择创设情境的方法,精心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导入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时,教师创设了一个《西游记》中“孙悟空与猪八戒分饼”的问题情境:唐僧师徒四人在前往西天取经路上,一户人家用三个同样大小的烙饼热情地招待他们。猪八戒把一个饼扳成均匀的两份,并快手快脚地吃了其中的一份,而孙悟空也把另一个饼均匀地扳成四份,吃了其中的两份。这时,猪八戒见孙悟空吃的份数比自己多,就大声嚷道:“猴哥,你吃了两块饼,而我只吃了一块,我也要再多吃一块。”“同学们,你们认为猪八戒的说法正确吗?究竟谁吃得多?孙悟空还会再分饼给猪八戒吃吗?”话刚说完,一个学生就说:“老师,猪八戒真馋,自己吃了还要猴哥分吃。”此时,学生们也纷纷说道:“老猪聪明,可猴哥也不傻。”一时间,学生的兴趣高涨起来了,也就自然地导入到“分数大小的比较”中来。 
   
  二、引导自主探索,激发学习兴趣 
   
  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与所处环境的差异性,对解决同样的问题,他们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各有千秋。通过各种演算的优化对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教学“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时,学生自主列出算式,教师引导学生:“你能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吗?”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小组合作,探索出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先通分,然后用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结果。计算的方法有很多,通过优化对比,淡化了教学难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此基础上利用学习迁移,学生能自主探索出更多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计算方法。通过方法的积累,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重视操作,激发学习兴趣 
   
  《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获得充分的感知,把知识由“抽象”变为“具体”,由“难”变“易”,由“复杂”变“简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取新知识。 
  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怎样才能使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快速准确地计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并推导出计算公式呢?教师要求学生拿出一张平行四边形的纸,测量出它的底和高的长度,然后让学生亲自动手,尝试用割、补、拼等方法,把平行四边形拼成已学过的图形。最后根据这些图形推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由此再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通过实践,绝大部分学生都能正确地计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极大地加深了学生对已学过公式的理解与记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用直观演示法,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直观演示法能使学生感到生动有趣,又有助于他们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如教学“米的认识”时,教师让学生测量一条长100厘米的绳子,并直接告诉他们这根绳子长1米,可用两只手试测量1米的长度并比划出来。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感知去猜测教室的长、宽约为几米,最后再用绳子去测量出教室长 
  与宽的实际长度。这样,能进一步增强学生对“长度单位米”的认识和运用,提高学习兴趣。 
   
  五、用表扬和鼓励,激发学习兴趣 
   
  人做完某一件事后,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表扬,学生也是如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体态、手势、表情语言的作用,对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和赞扬。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使学生体会到自身的价值,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学习的情绪才会高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大大提高了。 
  总之,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自主发展。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