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我们需要怎样的自主提问?

时间:2016-11-0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重视自主提问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翻开任何一种版本的新课程教材,我们随处可见“你发现了什么”、“你知道了哪些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等提问要求,可见对培养学生自主提问能力的重视。可是,教材中再多的要求只能是人为的主观愿望,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在自主提问方面又践行得怎样呢? 
   
  一、如此的提问 
   
  有一次,我到一个学校的四年级班级听课,无意中发现这个班学生的自主提问很让人吃惊。比如面对这样一道题:毛巾6元,茶杯4元,水瓶15元,茶盘15元。题目中先提了两个三步计算的问题,然后叫学生自己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结果这个班的学生全部提的是这样一些问题:“一条毛巾比一个茶杯多多少元?”“水瓶和茶盘的价钱一样吗?”……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些问题显然过于简单——这应该是一年级学生提的问题啊!我当时就问学生:“你们为什么提这么简单的问题?”他们都说是老师叫的。我又找到老师,这位老师说:“以前我也是叫他们提难一点的问题的,可是他们自己提的难问题又容易做错,后来我就叫他们提简单的一点算了。反正考试的时候只要把自己提的问题做对了就能得分,干吗搬块重石头砸自己的脚?再说,学生提太难的问题,我批改的时候还很费事,两个班120多本作业,要真顺着他们的思路一道一道地批改,要改到什么时候?还是简单一点好。” 
  呜呼!新课程自主提问的理念到了实践中就以这样的方式草草了结了。可是,换个角度来说,这个班的学生之所以出现这种“趋易避难”的提问并不能全怪这位教师。因为我也是一名一线上的教师,知道一线教学的许多苦衷。面对教学实践中的自主提问,我也同样有许多的困惑。 
  困惑之一:是顺应还是同化? 
  自主提问,要求教师更多地站在学生思维的角度,顺应学生的认知发展。可“顺应”是要教师做出很多努力的,更何况,有许多看似有个性的提问,它们的实质还是一样的。所以,在不知不觉中,我们抛弃了“顺应”,选择了“同化”。于是,“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看起来是学生自己提的,但实质上还是在教师的统一要求下提出的。 
  困惑之二:是手段还是目标? 
  自主提问,原本只是激发学生自主思考的一种“手段”,但是一旦出现在试卷中,它就成了“目标”。因为要考虑到不能让学生在考试中失分,教师就不可能以轻松的心态来欣赏学生富有个性的高水平的提问。出于考试的压力,大家宁可认可平庸的问题,也不敢鼓励学生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教学中许多的“不择手段”,正是由于“目标”的逼迫之下造成的。 
  困惑之三:是发展还是有效? 
  自主提问,基于对学生思维个性的尊重,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探究的潜能。这样的道理我们都懂,可是真到了教学实践中,面对一线教学的繁琐与压力,我们无法招架学生思维发展“公要馄饨婆要面”的局面。而要真正培养学生提出有思维价值的问题,成本高、风险大,不容易立竿见影看到成效。所以,在诸多现实的面前,我们丢弃了让学生长远的潜在的“发展”,选择了短浅的狭隘的“有效”。 
  正是在这么多困惑之下,那位四年级教师在培养学生提问方面做出了如此举措。值得一提的是,这并不是一个个别的现象,许多一线上的教师(包括我在内)也都有这样的做法,只不过没有这么极端罢了。 
   
  二、提问的价值 
   
  尽管促使我们产生困惑的根源来自于许多客观因素,但这并不表明我们就可以推卸自己的责任,对学生自主提问能力培养抱着消极的态度。自主提问在发展学生思维方面毕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发明千千万,关键在一问”等名言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它们都微言大义地揭示了自主提问的价值。其实,就“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的提问要求为例,也有其内在的教学价值。 
  1.技能操练的平台。 
  教材中安排了“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主要是为操练新掌握的技能服务的。比如上述提到的毛巾、茶杯的例子,很显然,编者的意图是让学生模仿前面两个问题继续提出带混合运算的问题,由此让学生对这类问题的结构达到进一步熟悉的程度。只不过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视而不见,“曲解”了编者的意思,枉费了编者的一番苦心。“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尽管看起来问题是由学生自己提出的,但从教学角度来说,它应该具备一定的目的,不然提问就失去了促进学生发展的意义。巩固技能是把握学生自主提问的一个最起码的底线。 
  2.获取新知的途径。 
  儿童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这说明他们具有一种好奇心的天性。通过“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可以让学生从提问中获取更多的新知。比如这样一道题“一头大象重6吨,一头鲸重72吨”,要求学生自主提问。学生会提出加法问题,如“一头大象和一头鲸共重多少吨”;也会提出减法问题,如“一头大象比一头鲸少多少吨”;还会提出除法问题,如“一头鲸的重量是一头大象的多少倍”。从认知的角度来说,除法问题是最有价值的。当学生算出答案是12的时候,教师可以接下去说:“哇!也就是说,12头大象的重量才抵得上一头鲸的重量,那一头鲸该有多大啊!让我们感谢提出除法问题的那位同学,正是由于你的提问,让我们想像出了一头鲸有多么大。” 
  3.潜能展现的契机。 
  “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想像力。“谁能提出与众不同的问题?谁能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在教师富有号召力的语言鼓动下,学生往往能在提问与解答中挑战自己的思维极限,迸发思维的潜能。比如五年级教材中有这样一道题:一瓶牛奶有1升,妈妈喝了1/5升,爸爸喝了1/4升,小明喝了1/4升。书本上的两个问题是“三人一个喝了多少升”和“还剩多少升”,然后要求学生提出其他问题。大多数学生提的是分数加减法问题,而有一位学生却提出“爸爸喝的是妈妈的几倍”,这是分数除法的问题,学生还不会解答。这时,教师当然可以友情提醒这位学生“偏了题”,但这种做法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如果我们换一种心态肯定学生的提问(事实上,学生完全能够想到把分数转化成小数进行计算的办法),那么学生提问的积极性会得到很大激励,会继续提出一些如“爸爸和妈妈喝的总和是小明的几倍”等更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三、自觉的实施 
   
  既然自主提问有着重要的教学价值,那么我们就不应该责难由客观因素带来的种种困惑,而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用积极的心态寻找中间地带,捍卫自主提问在教学中应有的地位和价值。 
  1.注重思维自由。 
  尽管我们无法彻底摆脱功利主义给教学带来的影响,但是作为有良知的数学教师,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数学学习最可贵的不是学生获得了怎样的成绩,而是尊重学生的思维自由。一个高质量的问题,是在宽松悠闲的心态下提出来的。一个作业都来不及做的学生,他所提的问题只能是为了应付,而不会有任何思维发展的价值。如前所述,尊重学生意味着教师要作出更多的付出,并且很多时候这种付出还得不到认可,这些都需要我们用自己的人格做支撑。坚持应该坚持的,是一个知识分子应该具备的人格。 
  2.合理安排提问。 
  有价值的东西并非越多越好。人的眼睛是有用的,可是如果一个人长了10只眼睛就可怕了。同样,自主提问也是如此,不能太多太滥。我发现有的教师在教学时给学生安排的提问太多,弄得学生疲于应付而又得不到发展思维的实效。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有选择地进行提问,一些思维空间不大的问题情境就不必花大力气在那里提问。另外,对学生的提问也要有一定的条件限定,比如“提一个用除法计算的问题”、“提一个包含加法计算的三步计算的问题”等等。这种限定带有一定的指向,对防止学生敷衍提问很有帮助。 
  3.改变评价方式。 
  我们现在对学生提问的要求很低,只要提出并解答了,不管是好问题还是差问题、不管是深问题还是浅问题、不管这个问题提得有没有现实的意义,都一律算对。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还常常发现:学生提出一个有水平的问题,但自己不会做是不会得分的;相反,学生提出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只要自己会做就可以得分。要知道,数学发展史上许多有价值的提问往往是自己不会解决的问题,而不是那些看一眼就能回答的问题。 
  所以,我们要改变提问评价的方式,应该从学生提问的创意、深度等角度去分等级评价。对于一个高水平的提问,即使学生不能给出正确的回答,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于那些低级的提问,学生即使答对了,也要适当地否定。